DB32T 3121-2016 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规程.docx
ICS65.150B52
备案号:51466-2016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121-2016
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NormsforthePolycultureofMacrobrachiumrosenbergiiandEriocheirsinensis
2016-09-20发布2016-11-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121-2016
I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金明、马建社、颜慧、丛宁、姜增华、董学洪、杨显祥、孙龙生、吴飞
DB32/T3121-2016
1
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与河蟹(Eriocheirsinensis)混养的环境条件,虾苗与蟹种的放养时间、放养规格、放养密度,养殖技术,捕捞方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条件
3.1场地选择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
3.2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361的规定。
4池塘条件
4.1池塘形状和底质
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为宜,土质为壤土或粘壤土为宜,淤泥深度小于10cm。4.2池塘面积
池塘面积选择(10~15)亩为宜。
4.3池塘结构
池深(1.5~1.8)m为宜,池塘坡比1:3左右,池底平坦,向出水口倾斜,比降为0.3%~0.5%。
池塘有相互独立的进水和排水系统,做到排、灌方便。取水口周围设置围栏网,进水口须用80目筛绢网袋过滤。排水口用20目网片防逃。
DB32/T3121-2016
2
4.4池塘围栏
池塘四周建有防逃围栏,围栏材料为厚度为(0.3~0.5)cm的柔性塑料板,围栏高60cm,其中20cm埋入土中,用竹桩固定。
4.5机械配套
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池塘应配备水泵和微孔增氧机。水泵功率配置0.3kW/亩左右,微孔增氧机功率配置0.3kW/亩左右。
5池塘准备
5.1清塘消毒
秋冬季排干池水,冻晒池底。2月初用生石灰120kg/亩消毒,一周后加注经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至0.6m。
5.2种植水草
2月底或3月初在池塘中栽植伊乐藻,4月中下旬播种苦草,水草覆盖率为池塘面积的30%左右。5.3投放螺蛳
4月初投放活螺蛳150kg/亩左右。
6幼蟹暂养
6.1暂养前的准备
6.1.1暂养区设置
用(5~15)目的聚乙烯网在池塘的水深区域出水口附近拦出一块占池塘面积1/10的暂养区,拦网的上纲内侧缝有(25~35)cm宽的塑料薄膜防逃。
6.2幼蟹放养
6.2.1质量要求
体质健壮,爬行敏捷,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寄生虫附着。规格为(100~160)只/kg。6.2.2放养时间与密度
3月中旬前放养幼蟹,暂养区的放养密度为(4000~5000)只/亩。
6.3幼蟹投喂
幼蟹暂养期间,以投喂小杂鱼、螺蛳、河蚌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颗粒饲料。饲料投喂后应勤检查,投喂量为第二天池塘中无残饵为准,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要求。
6.4暂养期
幼蟹暂养期为3月中旬至5月底。
DB32/T3121-2016
3
7罗氏沼虾幼虾培育
7.1温棚培育池建造
7.1.1培育池设置
培育池建在养虾池塘中,靠近进水口且避风向阳一侧。
7.1.2培育池形状与结构
培育池呈长方形,长(40~50)m、宽(6~8)m,深1m(从池塘底向下挖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