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学讲座——运动养生Wミb坏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养生康复学讲座——运动养生W ミb坏の
中医养生康复学讲座——运动养生W
ミb坏の
中医养生康复学讲座——运动养生 2010年10月12日
运 动 养 生
第一节 运动保健的源流概况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乙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也。”说明人们很早就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来养生。《荀子?天论篇》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提出既要一般的养生,又要身体经常运动。这和现代养生学认为营养卫生、生活环境和身体活动是养生三大要素的理论基本吻合。
后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结合导引、运气、吐纳等方法创编。对治疗疾病以及活动全身的肌肉、筋骨、关节都由很大的益处。五禽戏的出现,使运动保健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以后其他运动保健形式的出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唐代孙思邈是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寿逾百岁的养生家。他认为:“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两里及三百、两百步为佳。”指出步行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养生格言中提出:“生身以养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经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不会摄生)夭,善用者延。人之所生,神依于形,形依于气,气存则荣,气败则灭,形气相须,全在摄养。养气以保神,气轻则神爽;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离。”此书至今仍不失为重要的养生参考资料。
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习斋,强调“习动”,说“养生莫善于动”,他告诫学生不要做白面书生。并且身体力行,精通射箭、骑马、技击、武术运动,坚持锻炼身体。
近些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提出和开展、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走入了运动保健的队伍。
第二节 运动保健的意义
一、运动与五脏
1、运动可增强心脏的功能
2、运动可以增强肺脏功能
3、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
4、运动可以增强肝脏功能
5、运动可以增强肾脏功能
增强心脏功能
心主血,血行脉中,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冠心病、改善心肌的血氧供给,摆脱缺血性心脏病的威胁。长期的体育锻炼,又可以稳定血压、降低血脂,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动脉硬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步行可以逆转冠状动脉硬化斑块。
返回
增强肺脏功能
肺主气,外合皮毛,运动则肺气强,腠理密,经常运动可以使肺内的气体交换充分进行,使血氧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经常运动可以使肺活量增强,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返回
增强脾胃功能
脾主运化,又主肌肉,适应气候变化,经常运动又可促进脾胃运化收纳的作用,从而使肌肉结实有力。此外更主要的是运动以提高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
返回
增强肝脏功能
肝藏血,主筋,经常运动可使气血旺盛,营养筋脉,促使人体及四肢屈伸的正常活动。如果血液不足,则血亏肝虚,血不养筋,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筋骨酸痛。运动能增进肝脏的健康,提高人的劳动和运动的能力。 《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谓“肝为罢极之本”—肝为耐受疲劳的根本。
返回
增强肾脏功能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经常运动可使人体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生长发育良好,精力充沛。
中老年人含背弯腰 腰背肌肉萎缩
腰为肾之府—锻炼预防
缺钙
肾主水。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经常运动,可以增强泌尿系统功能,促进泌尿系统活动,使人体代谢产物更好地排泄。
下一页
二、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功能和特点
(一)功能:
1、培补元气
2、平衡阴阳
3、疏通经络
4、调和气血
5、调理脏腑
(二)特点
1、既能养生,又能治病;
2、强调整体观以内因为主的运动;
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与形体
理想的形体应该是体格健壮,身体匀称,姿态端正,身体各部分比例协调。
人体运动主要围绕肩、腰、髋、膝、踝等关节来进行,在每一处关节都分布有若干肌群。认为了维持直立的姿势,在背部、臀部、大腿前面和小腿后面的肌肉都特别发达,这些肌群相互作用,才使人体脊柱、髋、膝关节伸直并保持稳定。经常运动,可以消除脂肪,增强肌肉,美化形体。
第三节 运动保健的原则
运动保健的原则是动静结合 动以练形.
静以养神.
一、运动量要合理
运动后的最高心律不要超过(170,年龄)
二、运动时间要适宜
一般以早晨8,9点适宜。
三、因人、因时、因地置宜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阶段、体质与运动量的配合选择相适应的
运动方法和运动量来进行日常的运动锻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