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模型-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卷第 期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42 9 Vol.42No.9
年 月 t.2017
2017 9 Geo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ofWuhanUniversity Sep
: / 文章编号: ( )
犇犗犐10.13203 .whui 16718860201709133007
j g
一种改进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模型
张鑫龙1 1 1 1
陈秀万 李怀瑜 李 飞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 100871
摘 要:为使人员疏散离散模型更好描述行人微观特性,提出一种改进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模型。在传统
模型基础上,将空间划分为更细小网格,令单个行人占据多个网格以便展现行人间微观行为。引入社会力模
型中自身驱动力、排斥力、摩擦力的运算规则改进模型,以模拟行人间碰撞现象。通过建立行人出口选择机制
并改进移动规则,真实模拟行人动态出口选择过程。疏散过程中考虑了速度因素,能更加具体展现行人不同
的移动方式。模拟结果显示,改进的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人员疏散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人员疏散模型;社会力模型;模拟仿真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P208 A
近年来,公共区域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如“上 当行人移动速度大于 / 时的疏散情景。
1ms
[ ]
海外滩踩踏事件”、“巴黎爆炸事件”等,公共区域 Ansar等 13讨论了模型中不同行人最大运动速
g
人员疏散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员疏散 度在疏散过程中对行人密度分布以及人群形状的
[ ]
模型是研究人员疏散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加准确 影响。尽管上述研究 913 量化了行人间、行人与
模拟疏散过程是当前研究的关键。 障碍物间的摩擦力与排斥力,但是模型中行人间
目前常见的人员疏散模型包括连续模型和离 产生摩擦力时行人并未真正接触,而且没有给出
[]
散模型两种 1 。连续模型主要考虑行人微观特 作用力大小和行人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行人受
性,注重具有自治行为方式的虚拟行人建模,强调 到的作用力大小仅与移动方向有关,与移动距离
[ ]
心理因素和外界环境对运动行为的影响,进而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