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4课时) 教案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pdf
课堂类型:
课题名称3.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4课时)新课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经过“科学探索之路——□复习课
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和上一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的学习,□习题课
而且经过之前对必修二的掌握,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思维的目实验课
学习者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所以已经具备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试卷讲
分析操作程序”一节的基础。但本节内容较杂,知识抽象,并且学生缺乏科学评课
技术的实践经验,所以对学生来说本节内容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其他:
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概念图等生物学语言归纳
结论等方面的能力。
与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阐明基因工程的基本操
作程序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
体细胞和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鉴定等步骤。结合教材内容,确定
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阐明PCR的原理,说出PCR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和PCR反应的过程;
2、说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3、列举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方法;
教学目标4、列举检测与鉴定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
性的方法;
5、能够用流程图的形式概括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6、针对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一需求,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尝试设计获得
某一转基因产品的方案;
7、能够基于对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流程的认识,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基因
工程的研发和应用,认同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的成就;
8、尝试进行PCR的基本操作并用电泳鉴定PCR的产物。
1、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落实教学重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2、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播放视频、板画流程、学生小组活动
1、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2、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播放视频、板画流程、学生小组活动
技术手段的使用:
电子白板、板书、多媒体
教学资源
教师用书、教材、题单、天天练
选择课时:
3-4课时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核心问题
2、基因工程操作的每一步涉及的技术和方法有哪些?
教学过程设计
3.2.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问题情境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在上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简单地了解了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