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详细解答+清晰图.docx

发布:2019-06-29约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密★启封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地理] 本试卷共15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4分) 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6年8月21日-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等地举办,读图1,回答第1、2题。 图1 1. 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A. 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 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 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 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2. 图中举办地所在国家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 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 C. 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D. 南部沿海有寒流经过 【答案】1. A 2. B 【解析】1. 处暑即为“出暑”,指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因为题干中给出的信息表明会议召开时间在8月21日-25日,故A对;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的时间应为秋季(主要在10月份左右),B错;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北京比首尔纬度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应比首尔小,C错;大会期间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因北京比华盛顿纬度高,故北京比华盛顿日出时间应早,D错。答案选A。 2. 图中三个举办地所在国家为中国、韩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并不是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A错;三个国家均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B对;三个国家均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C错;中国的南部沿海有暖流经过,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有墨西哥湾暖流,D错。答案选B。 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图2 3. 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答案】3. A 【解析】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显示该日20时空气质量指数突然骤增。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再根据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来判断,北京此时受冷锋影响,若暖气团较为干燥,北京会出现大风扬尘天气,空气污染加剧,A对;东海海域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对,但不会出现风大浪高的现象,B错;因Q点的气压比P点低,故低压天气系统中,Q强度应该比P强,故C错;Q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冷锋锋前,可能出现降水,D错。答案选A。 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图3 4. 平顶海山 A. 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 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答案】4. D 【解析】此山地是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随岩石圈下降,山地顶部没人水下,受外力作用而慢慢形成平顶火山。答案选D。图中并未显示大陆板块间的互相挤压,故A错。该山应主要有岩浆岩构成。顶部的平顶应该是由于海浪冲刷而成,故属于外力塑造。 图4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6题。 图4 5. 图中 A. 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 ②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 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 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 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 地理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 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山脊延伸 C. 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 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答案】5. D 6.C 【解析】5、仔细读图,因为图中湖泊并未位于①处冰川附近,故①处冰川融化不会供给琥珀,引发水位上升,A错;②处受湖泊影响,流量稳定,但该处有陡崖分布,河流的落差大,会形成瀑布,B错;③处谷宽、流速慢,不适宜修建水库,C错;④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且河流灌溉条件优越,D对。答案选D。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描述了从源头到入海口的状况,比例尺小,特征不够清晰,A错;图中信息显示该河流为外流河,若冰川地处新疆,该河流为北疆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只有小部分在我国境内,B错;该河流为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径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患,C对;从图上的信息难以判断海域的位置,D错。答案选C。作此题时可把该河流想成黄河或长江。 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