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金陵电厂在水效领跑之路上变“废”为新.docx
华能金陵电厂:
在水效领跑之路上变“废”为新
“报告值长,现在负荷960MW,空预器进口烟气温度365℃,具备末端废水调试条件。”
“收到,请按调试方案认真执行#2炉末端废水调试工作。”
“蒸发塔浓水处理量7.93m3h,出口烟温正常,输灰正常,现场设备投入状态良好。”
随着集控室里一阵欢呼,末端废水蒸发系统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华能金陵电厂这场跨越近4年之久的全厂节水与废水综合治理改造项目顺利完工。
上级公司对废水综合治理项目的决策与时俱进,较为前瞻性预测了位于长江流域及省会城市重点地区实施环保改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金陵电厂充分利用上级公司的政策支持,早调研、早谋划、早开工,实施创新驱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各自担当,废水改造如月之恒
4年时间,金陵电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厂废水零排放,规避外排废水可能引起的环保风险,坚持走高效绿色城市电站之路,全面助力“长三角”生态发展,而改造的这一路并不轻松。
2018年,党中央对坚决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做出要求。金陵电厂积极响应,化学环保专家徐洪良牵头,当年就完成可研编制及评审。随着项目批复,实施起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原定的末端废水旁路烟道蒸发系统国内起步较晚,没有成熟路线可借鉴,徐洪良多番调研,现场实地勘察后,与专家们几番商讨,共同确定增加脱硫废水膜法浓缩减量改造的技术方案。至此,金陵电厂节水与废水综合治理路线逐渐清晰。
2020年1月,全厂节水与废水综合治理项目受疫情影响春节后仍然停工。对生产部时标而言,如何复工是一场大考,他主动担当,编制了详细的技改复工方案。在他的多方协调下,3月初,第一批项目施工人员陆续返宁,3月中旬,第二批施工人员陆续返宁,3月底正式复工,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脱硫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含煤废水改造于当年三季度陆续完工。
2021年春节后,施工现场一度停滞,时标主动邀请成都三顶主要负责人来厂,签订补充协议,缓解膜浓缩和末端废水旁路烟道蒸发项目的资金压力,倒排项目物资到货及现场施工进度,委派专人全程负责跟踪、催盯。经过与总包方、施工方多次协调,1号机组末端蒸发塔于2021年9月底完工投运,浓水处理量达到设计要求。
末端废水项目推进过程中,电厂项目经理彭劲峰查标准、问专家,带领技术人员啃硬骨头,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过。面对膜浓缩PC&MCC母线不能按时供货,彭劲峰亲自带队到厂家沟通协调,紧盯设备生产进度,专人驻守,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严控工期。工程最后关键阶段,彭劲峰带领各专业骨干和施工队伍抢白天、战黑夜,累了就轮换着在椅子上靠一会,醒了就继续奋战,最终高质量完成所有节点。
“我们全厂除直流冷却水外排,其余废水全部处理后回用,真正实现了废水零排。”金陵电厂环保办负责人徐洪良介绍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用作脱硫工艺补充水;含煤废水经电絮凝处理,可作为输煤廊道冲洗水,实现闭路循环;脱硫废水预处理、膜浓缩减量后,回到工业回用水池,其余进入反渗透浓水至旁路烟道蒸发处理。”
据统计,金陵电厂发电量单位用水量为0.18m3MWh,一年可减少99万吨新鲜水耗,减少外排水量75.9万吨。
协同作战,系统调试如日之升
电厂党委书记说,“在最关键的时刻,我们的职工挺膺担当,取得脱硫废水膜浓缩、末端废水旁路烟道蒸发系统等重大项目改造和调试过程中的胜利,参战职工可敬可爱。”
由于总包方调试人员未及时到位,生产部牵头,电厂三大生产部门发挥主人翁精神,跨前一步,积极配合单体调试和系统联调。半个多月加班加点,脱硫废水预处理、膜浓缩、1号旁路烟道末端蒸发三大系统水路第一次成功打通,系统联调成功。
在2号末端蒸发塔调试的七个月里,电厂项目负责人周志龙多次发现一、二级软化澄清池单体调试水质不合格,仔细分析来水水质后,发现膜浓缩系统石灰加药系统设计出力不足,他提出利用厂内工业废水加碱系统改造,自主承担起后续项目优化改造工作,顺利完成系统单体调试工作。
随着系统调试工作的不断推进,系统调试负责人、运行部副主任司磊有了新的思考,“系统的调试都是在机组高负荷、空预器进口烟温高的情况进行,如果机组进入深度调峰,烟温过低,会不会造成废水堵塞雾化器喷口的现象发生?”
司磊敏锐地意识到空预器进口烟温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一旦入口烟温过低,浓水蒸发不彻底,不仅会导致雾化器堵塞,还可能导致烟道、输灰仓泵及其管道积灰板结,引发不可逆后果,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坏雾化器,造成系统被迫停运。
“调试工作必须考虑机组的全部运行工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迫在眉睫!”司磊紧急召开运行调试小组工作会议,势必解决低负荷工况下末端废水蒸发系统的安全投运措施。
在司磊的带领下,运行调试小组对机组各负荷阶段空预器进口烟温的变化进行了大量数据采集、分析,特别针对机组深度调峰和最低出力考核时,烟气流量、烟气温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