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中秋快乐》.doc
?一、教案简介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中秋快乐》
章节:第一章认识中秋节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基本知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表达对中秋节的感受。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
1.月饼、水果等中秋节食品。
2.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中秋节的了解和经验。
2.讲解:教师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3.观察:展示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
4.实践:让幼儿品尝月饼和水果,感受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二、教案简介
章节:第二章制作中秋灯笼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意义。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教授灯笼的制作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独特的灯笼。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灯笼制作材料:彩纸、绳子、胶水等。
2.示例灯笼模板。
教学过程:
1.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灯笼的了解和经验。
2.讲解:教师介绍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意义,展示示例灯笼。
3.制作:分组进行灯笼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4.装饰:让幼儿在灯笼上添加装饰物,如贴纸、彩笔等。
三、教案简介
章节:第三章猜灯谜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灯谜的起源和玩法。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1.教授灯谜的玩法和技巧。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思考和解答灯谜。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灯谜卡片。
2.灯笼装饰物。
教学过程:
1.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猜灯谜的了解和经验。
2.讲解:教师介绍灯谜的起源和玩法,展示灯谜卡片。
3.游戏:分组进行猜灯谜游戏,教师指导幼儿思考和解答灯谜。
4.装饰:让幼儿在猜对灯谜后,选择灯笼装饰物进行奖励。
四、教案简介
章节:第四章欣赏中秋诗词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秋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1.教授中秋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理解和欣赏中秋诗词的意境。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中秋诗词资料。
2.诗词展示板。
教学过程:
1.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诗词的了解和经验。
2.讲解:教师介绍中秋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展示诗词资料。
3.欣赏:让幼儿欣赏和朗读中秋诗词,引导他们理解诗词的意境。
4.创作:鼓励幼儿尝试创作自己的中秋诗词,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
五、教案简介
章节:第五章中秋节表演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
六、教案简介
章节:第六章学习中秋节礼仪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期间的礼仪规范。
2.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教授中秋节期间的礼仪规范。
2.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礼仪。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与中秋节礼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情景模拟道具。
教学过程:
1.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礼仪的了解和经验。
2.讲解:教师介绍中秋节期间的礼仪规范,如如何正确赏月、送月饼等。
3.观察:展示与中秋节礼仪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
4.实践: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实践中秋节礼仪。
七、教案简介
章节:第七章分享与感恩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教授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主动分享和表达感恩。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分享物品(如零食、玩具等)。
2.感恩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分享和感恩的了解和经验。
2.讲解:教师讲述分享和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