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绪论课件_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 *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 本课程的宗旨 帮助:大学一年级新生顺利地适应新的生活 环境和学习环境、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的培 养,努力做个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好公民; 启发:大学生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而努力学 习、健康成才。 *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掌握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知行统一 * * * * 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 辽宁大学校训 明德精学 笃行致强 * 明德精学 主体内在的素质、操行和境界;弘扬光大崇高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精晓学业,传承民族文化之优长,兼容世界优秀文化,树优良学风、校风。 * 笃行致强 主体的行动、追求和目标;追求真知和理想,潜心探索、身体力行,跻身强校之列,实现强国之梦,使伟岸中华以文明进步之强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 * * 第二节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与法律素质 *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 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 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 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 *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 关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 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素养,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是人的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 法律素质的基本含义 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 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 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与使命 科技文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尚存在差距,当代大学生应当成为科技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敌对势力“犯我中华之心”不死,当代大学生应当担当起强国固土的重任。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责 任。 *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什么? 德才均备,全面发展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 * * * * * * * * * * * *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教育为主线,依据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学科知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和锻炼自我、培养良好的思想修养、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培育良好的法纪观念和健全的法律人格的必修课程。 * *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消灭资产私有制的思想。是国际无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