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引入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探析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4-27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引入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探析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渊源、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对中国文化和传统节日产生了兴趣,因此,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引入问题,具体目的如下:

1.分析中国传统祭祀节日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明确其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2.探究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引入方式和方法,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等。

3.探讨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文献资料法主要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学术论文、教学案例等;问卷调查法则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将问卷发布到一定样本量的对外汉语教师、学生和外籍人士中进行实证研究。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

1.对中国传统祭祀节日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明确其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2.提出适合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的中国传统祭祀节日教学模式,包括内容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等方面。

3.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得到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在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评估和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