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精品).ppt

发布:2018-02-20约1.76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 * 回顾: 1、衰变种类 α衰变: A Z X ― → A - 4 Z - 2 Y + 4 2 He β衰变: A Z X ― → A Z + 1 Y + 0 - 1 e. 例如 238 92 U ― → 234 90 Th + 4 2 He. 234 90 Th ― → 234 91 Pa + 0 - 1 e.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半衰期描述的对象是大量的原子核;且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物理状态无关。 * 回顾: 天然放射现象证明原子核是可分的,这节课讲述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γ 氦核 电子 光子 +2e -e 不带电 最弱 较强 最强 最强 较弱 最弱 c/10 接近c c 3、三种射线特点 * 第三节: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原子核 第三章 * 1、利用射线:穿透作用——探伤,测厚;电离作用——消除有害静电;对生物组织的物理化学作用—育种,治病,杀虫,保鲜; 一、放射线的应用 2、作为示踪原子:检查漏油、检测肥料在植物内的转移和分布、进行医疗诊断、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在我国首先合成人工牛胰岛素中的应用) 3、衰变特性的利用:确定古木的年代。 γ射线探伤仪 钴60 棉花育种 放射治疗 放射线测厚仪 食品保鲜 用碘-131诊断甲状腺 粮食保存 γ射线治疗癌症(放疗) 食物保鲜(延缓发芽,生长,长期保存) 治疗恶性肿瘤 * 二、放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1、放射线的来源 (1)天然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如铀、钍、镭);空气中氡等产生的放射线;空间的宇宙射线. (2)人工产生的: 医疗、勘探、核动力以及核武器试验中的放射线 * 2、放射线的危害 放射线对人体组织造成的伤害,主要是由于射线对原子和分子产生作用,比如电离、激发和分解等,这种作用将导致细胞损伤,甚至破坏人体DNA的分子结构.大剂量的放射性射线能导致畸形、肿瘤、生育功能损伤等. * 3、辐射的防护 其基本方法有: (1)距离防护---就是要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2) 时间防护---就是要尽量减少可能受到照射的时间; (3) 屏蔽防护---就是在射线源的周围设置能够吸收或阻挡射线的屏蔽物体,以尽可能减弱射线的强度与能量. (4) 仪器监测---要配置适当的剂量测量设备,加强对环境的监测,特别是加强对核电站等有放射源的区域周边环境的监控. * 国际上规定,对于从事放射性职业的人员,全身照射的终身累计剂量当量不能超过250rem(雷姆)以工作50年计,相当于每人每年受辐射的最大允许剂量当量为5rem.对于不直接从事放射性工作,但可能受到放射线照射的普通人员,每人每年不得超过0.5rem。 4、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雷姆是测量辐射对人体伤害的剂量单位,1ren=0.01J/Kg,通常的一次X光检查,其照射计量约10-2ren 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破坏作用. 20世纪人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研究放射性 遭原子弹炸后的广岛 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的破坏,人们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检测辐射装置 全身污染检测仪 辐射检测系统 辐射源的存放 铀 * 一次突然的对全身的25 -100rem剂量的照射会在血液中造成短期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人可能不会注意到.当剂量为100-300rem时,对血液和胃肠的效应会引起典型的辐射病病征,如发烧、呕吐、红细胞受到损害、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脱发、从变脆弱的血管自发地内出血和外出血以及少量的皮下出血.500rem的剂量会引起50%的死亡率;1000rem的剂量能使人在30天内死亡;而10000rem的剂量则可以使人在几个小时内死亡. 1986年4月26日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秦山核电站 核反应堆外层的厚厚的水泥建筑 安全壳内衬钢板 1.装修建材 三、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