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快速测试技术规范.docx
1
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快速测试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剩余寿命快速测试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后备电源等应用的锂离子电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42313电力储能系统术语
GB/T31484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锂离子单体电池Lithium-ionbatterycell
将锂离子化学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基本单元装置,通常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外壳和端子等,是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
3.2
电池模块batterymodule
将一个以上锂离子单体电池按照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组合,且只有一对正负极输出端子的电池组合体。
3.3
电池簇batterycluster
由电池模块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连接方式,且与储能变流器及附属设施连接后实现独立运行的电池组合体,还宜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保护电路、电气和通讯接口等部件。
3.4
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
室温下完全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1I?(A)电流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容量(Ah)。
3.5
额定能量ratedenergy
室温下完全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1I?(A)电流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能量(Wh)。
3.6
2
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
新出厂的锂离子电池,在室温下,完全充电后,以1I?(A)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所放出的容量(Ah)。
3.7
初始能量initialenergy
新出厂的锂离子电池,在室温下,完全充电后,以1I(A)电流放电至企业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所放出的能量(Wh)。
3.8
室温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
当前可用容量占初始容量的百分比。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C?:1小时率额定容量(Ah)。
I?:1小时率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A)。Cn?:1小时率实际放电容量(Ah)。
In?:1小时率实际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ni(A)。J?:1小时率额定能量(Wh)。
P1:1小时率放电功率,其数值等于J?(W)。
5要求
5.1标准循环寿命快速测试
锂离子单体电池、电池模块、电池簇等测试样品按照6.4进行标准循环寿命测试,放电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时,预测出放电容量达到初始容量的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6%。放电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4%时,预测出放电容量达到初始容量的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12%。
5.2工况循环寿命快速测试
5.3储能工况循环寿命快速测试
储能用锂离子单体电池、电池模块、电池簇等测试样品按照6.4.1进行工况循环寿命测试,放电能量不低于初始能量的90%时,预测出放电能量达到初始能量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6%。放电能量不低于初始能量的94%时,预测出放电能量达到初始能量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12%。
5.4纯电动汽车工况循环寿命快速测试
纯电动汽车用电池模块、电池簇等测试样品按照6.4.2进行工况循环寿命测试,放电能量不低于初始能量的90%时,预测出放电能量达到初始能量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7%。放电能量不低于初始能量的94%时,预测出放电能量达到初始能量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15%。
5.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工况循环寿命快速测试
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池模块、电池簇等测试样品按照6.4.3进行工况循环寿命测试,放电能量不低于初始能量的90%时,预测出放电能量达到初始能量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7%。放电能量不低于初始能量的94%时,预测出放电能量达到初始能量80%时的循环次数,误差不大于15%。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一般条件
6.1.1.1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温度为25℃±5℃,相对湿度为15%~90%,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的环境中进行。本标准所提到的室温,是指25℃±2℃。
6.1.1.2测试样品交付时需要包括必要的操作文件,以及和测试设备相连所需的接口部件(如连接器,2插头,包括冷却接口)。供应商需要提供测试样品的工作限值,以保证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