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系统--汉明码编码技术.pdf

发布:2017-10-21约5.9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1-2 无线电传输技术 鄢立 抗衰落与多径干扰消除技术 目 01 录C o 概述 n 02 t e n 汉明码 t s 03 小结 Part 01 纠错编码概述 鄢 立 纠错编码概述 误码的产生: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 影响,使接收端产生错误判决而造成。 • 随机差错:由随机噪声造成。 • 突发差错:指成串出现的差错,出错分布较密集,差错间有相 关性。 纠错编码概述 解决误码问题的方法: • 通过合理选择码型,尽量减少传输信道发生差错的可能性 • 进行误码控制,即增强信道的纠错能力使得传输中出现的差 错能得以纠正。 • 采用信道编码来发现可能产生的误码(检错码)或发现并纠 正错码(纠错码)。 传播损耗 地面阴影效 多径效应 应慢衰落 快衰落 概述 对信道编码的要求 : 增加尽可能少的数据率而可获得较强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即编码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 对数字信号有良好的透明性,即传输通道对于传输的数字 信号内容没有任何限制; 传输信号的频谱特性与传输信道的通频带有最佳的匹配 性; 编码信号内包含有正确的数据定时信息和帧同步信息,以 便接收端准确地解码; 编码的数字信号具有适当的电平范围; 发生误码时,误码的扩散蔓延小。 概述--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在数字通信中利用编码方法对传输中产生的差错 进行控制,提高传输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技术。 差错控制包括 :混合纠错(HFC )、前向纠错(FEC )和 自动请求重发(ARQ )。 检错重发方式ARQ 发送端发出检错码,接收端收到后经检验如果发现传输中 有错码,但不知错码的准确位置,则通过反向信道把这一 判断结果发送给发送端。 如图:有纹理的方框(右边)表示在该端检出错误。 检错码 发送端 接收端 反馈信号 前向纠错方式(FEC ) • 发送端发送纠错码,接收端在收到的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 码,而且还能够确定错码的准确位置,并纠正错码。 • 在数据链路中存在大量噪音时,FEC可以增加数据吞吐量。 通过在传输码列中加入冗余位(也称纠错位)实现前向纠错。 • 比简单重传协议ARQ成本高。汉明码利用奇偶块机制降低 了前向纠错的成本。 纠错码 发送端 接收端 混合纠错方式(HEC ) 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发送端发送的码不仅能够检测错误, 而且还具有一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