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主要原因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主要原因及对策
【摘要】新入园的幼儿易产生分离焦虑,造成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环境氛围的改变导致幼儿缺乏安全感;教师公平对待及同伴平等相处的准则让幼儿缺乏归属感与自尊感。为缓解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家园互动,帮助幼儿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家长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幼儿园营造家庭式的环境氛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和睦良好的师幼及同伴关系。
【关键词】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81-02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离开父母及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是幼儿迈向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是幼儿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有关研究表明,3岁左右新入园的幼儿普遍存在分离焦虑。幼儿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和不安。分离焦虑会对儿童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有分离焦虑的儿童会常出现睡眠不好、烦躁不安、食欲缺乏、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甚至有些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会出现感冒、腹泻等疾病。幼儿分离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导致持续时间过长,将极大地影响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及其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家长与教师如何共同协作,找到有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及其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出现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
1.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
幼儿在家时,家里都有专人照顾其衣食住行,在家庭中的生活作息较随意,当其有基本生理需要时都可以得到家人及时而充分的满足。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园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和生活制度,幼儿必须要遵守幼儿园各种繁琐的生活纪律与活动秩序。此外,师幼比例的失调导致教师不可能随时随地照顾到每一位幼儿,每一位幼儿的每项要求也不可能都能给予全部满足,幼儿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多时候需要自己独立解决。幼儿园作息规律与幼儿在家时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而这直接导致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也是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重要诱因。
2.环境氛围的改变导致幼儿缺乏安全感
入园前幼儿一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大部分时间与家人在一起,活动也较随意,熟悉的家庭环境容易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因此幼儿的生活过得无拘无束。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陈设、周围陌生的面孔以及旁人陌生的语言提示,让新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感到神秘又害怕。对于很少长时间与家人分离的幼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自然而然地使他们产生一种不安全感,极力地回避这个环境。此外,由于幼儿新入园,与班里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基本的信任感,身边又没有父母呵护,还要学习各种集体活动的规则和自我服务的技能,幼儿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与内心想达到外界要求的愿望冲突往往使很多幼儿产生挫折感。因此,幼儿处在陌生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中,往往本能地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依恋感,易出现哭闹、厌食、悲伤等焦虑情绪,从而产生分离焦虑。
3.教师公平对待及同伴平等相处准则降低幼儿归属感与自尊感
幼儿与家人朝夕相处,建立起了稳定的依恋关系。当前大部分的幼儿属于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起,家里往往是几个大人照顾着一名幼儿,幼儿在家中处于主导地位,家里很多活动也以他们为中心。与家人的这种关系构成了幼儿安全感的基础,也是幼儿归宿感与自尊心的基础。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面临着个人地位改变所引起的“情感断乳”的心理冲击,以自己为主导的地位变成必须要学会与同伴平等相处及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与此同时,幼儿新入园,教师对每位幼儿缺乏足够的了解,教师面对整个幼儿群体,很难做到因人而异,随时随地照顾好每一个幼儿,满足所有幼儿的要求。因此,在家和幼儿园中地位的巨大反差应是新入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要有效地缓解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笔者认为家长及教师在入园前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孩子入园后积极沟通、共同合作,才能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家园互动,帮助幼儿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家长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
幼儿入园前几个月,家长要开始有计划地将幼儿要上幼儿园这个事实告诉他们,并对幼儿园的生活进行描述,对上幼儿园后会发生的变化也要一点一点地传递给孩子,让幼儿了解即将发生的变化,有助于幼儿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沟通联系,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把幼儿未来在幼儿园生活所用的毛巾、水杯等标记作为礼物送给幼儿,让幼儿提前熟悉自己将要使用的物品的标记。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