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开发.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开发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着严格的理论体系和建立体系的范式。“引导体验式”教 学模式的开发和建立遵循了认识事物本质的哲学方法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 定要弄清楚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What、why、How), 即所谓理论研究和开发的“3W”范式,如图 1 所示。
一、“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及优点
1.“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型, 它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以团队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适应性(狭义),通过 教师设计有利于技术、知识正迁移的引导性项目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在活 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讨 论中,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下,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 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体验式学习理论在教 学中的综合应用。
按照对于“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如 图 2 所示):一个层面是教师的“引导”层面,这里所说的“引导”是淡化教师 传统的讲解示范的教法,突出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的作用就是设计项目、创造条件、逐渐引导、督促相互之间的互动交 流,并在适当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讲解示范。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通过设 计有利于技术学习的项目活动,把学生对枯燥技术的学习转换为另一种或几种 趣味活动项目形式,通过学生练习转换了形式的活动项目,从而达到对目标技 术的掌握,这里的“引导”既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项目本身对目标技术的 引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突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 “指导性”。
另一个层面是学生的“体验”层面,所谓“体验”就是指把体验式学习的 理念,即体验式学习的流程和互动活泼的氛围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求学 生先充分的参与活动,然后对自己参与活动的成败和感受进行反思,接着把反 思的东西相互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最后总结并进行实践(再次参与活动),这 个过程可以简单的表示为“体验(先做)—反思—分享讨论—概括总结—指导实 践”,整个过程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总之,“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即教师的“引 导”层面和学生的“体验”层面,并且这两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成为 一个整体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命名为“引导体验式”教学 模式。
2.“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笔者认为教学模式是指为完成教学单元目标,具有特定教学思想、特定教 学活动结构和特定适用条件以及教学方法体系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教学操作程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
包括以下要素: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模式目标、操作程序和方法、适用条 件以及模式评价六个要素。如图 3 所示)。
具体来说,指导思想对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宏观指导性,理论基础是构建 模式的直接依据,它们二者是确定模式目标的依据,模式目标是模式要达到的 目的,是模式能实现特定作用的体现,操作程序和方法是模式的具体体现,适 用条件是模式的操作和使用要符合的条件,模式评价是对模式操作过程中所出
现问题的反馈性调节,是模式操作的的自我调控。这些构成要素不是简单的罗 列,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完整体系。
3.“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1)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便于兴趣的培养
《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其在成人培训中的运用》(孙瑜,2007)中己证明:“体 验式学习提高了学生体验式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了主动、积极、高效的学 习者。”而“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了现代体验式学习和培训的理念和精髓, 倡导积极的鼓励,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 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 而便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2)设计“引导性”项目活动,便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技术的学习采用促进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 项目活动,使技术的学习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符合运动技术的学 习规律,同时用于反思讨论和分享的时间也增多,所以,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 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是, 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技术的掌握,而是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分析解决 问题的机会。
(3)活动项目分组进行,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一般采用分组完成活动项目的组织 方式,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互动模式,组内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 意识,而组间竞争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过来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