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光传输技术3-1.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短距离光传输技术
陈 雄 斌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主要内容介绍
• 短距离光传输与光互连技术及相关标准 (6学时)
• 光通信常用光源结构及工作原理 (8学时)
• 各种光电探测器件及微弱光信号检测技术 (6学时)
• 光束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6学时)
• 短距离光传输与光互连的主要应用 (8学时)
• 光通信系统设计 (6学时)
2014/10/11 2
三、各种光电探测器件及微弱光
信号检测技术
作业:
1、一个GaAsPIN光电二极管平均每三个入射光子,
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假设所有的电子都被收集。
(1)计算该器件的量子效率;
(2)当在0.8um波段接收功率是10-7W ,计算平均输出
光电流;
(3)计算这个光电二极管的长波长截止点λc 。
2、已测得某数字光接收机的灵敏度Pr=10uW,求灵敏
度对应的dBm值。
2014/10/11 3
§3.1光检测器
光检测器又称光探测器或光检波器,按其作用原理分
为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两大类。前者将光子能量转变
成热量使器件温度升高,从而可根据温度的变化探测光
能的大小。后者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能,如构成回路,
器件两端将产生电压,回路中将有电流流过,根据电流(
压)的大小就可探测到入射光能的大小。
热探测量对入射光波长无选择性,能在很宽的波长范
围内对光波作均匀的响应。显然光纤通信应选用有波长
选择性的半导体光子探测器,一是半导体的体积小,二
是对光纤三个低损耗窗口有很好的响应。半导体光子探
测器中最重要的一类是半导体光伏探测器,其核心就是
PN结。半导体光电导探测器这里不作介绍。因为光纤通
信中采用的是半导体光伏探测器。
2014/10/11 4
1、工作原理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光伏型器件,依靠内部的电场把光辐射激发产生的电子-
空穴对分开。它有加偏置电压和不加偏置电压的两种运用方式。加偏置电压的称
光电二极管,不加偏置电压的常称为光伏探测器。
Ⅰ.光伏效应
光伏效应通常利用简单的PN结实现。图3-1是热平衡PN结的能带结构。由于
空穴从P区向N区扩散和N区电子向P区扩散,结果P区积累了负电荷而N区积累了
正电荷,在PN结的结区产生内建电场,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引起电子和空穴的
漂移电流。热平衡时,扩散和漂移相平衡,在结区形成势垒。
2014/10/11 5
图3-1
2014/10/11 6
当光辐射照射时,在P区、N区和结区都能产生光生载流子,在结区
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一空穴对分开,电子向N区扩散,空穴进入P区,
其物理过程见图3-2。入射光子在P区某处,例如图中的A处,被吸收并产
生空穴和自由电子。
图3-2
2014/10/11 7
如果A处离结区的距离在电子的扩散长度内,电子会有较大的概率扩散
到结区的边界。并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漂移穿过势垒区而进入N区,而空穴
则受到势垒的阻挡不能进入势垒区,假若光子在N区一侧被吸收,如图3-2中
的C点,则产生的空穴会扩散到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