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敦煌石窟导游词.doc

发布:2017-04-30约5.06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敦煌石窟导游词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敦煌石窟导游词。   敦煌石窟导游词篇1 大家好!我就是本次“敦煌之游”的导游,我姓肖,大家叫我肖导好了。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誉满世界的敦煌莫高窟.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05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0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 “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那么藏经洞是什么时候、为何密封的呢?一说是:十一世纪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时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弃的神圣经典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坏而藏。后来收藏了这些经典的僧侣,逃的逃了,还俗的还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纪初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下面我带大家去参观328窟,这个洞窟的精彩所在为塑像,在进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圆塑、浮塑、影塑等几种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米,是世界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头搭架,上面缠上麦秆、谷草、芦苇、麻丝等,然后用特制的粘涂塑,整形雕刻,最后上彩绘画的。塑像主要有四大类:(1)佛像,包括释迦、弥勒、药师、阿弥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2)菩萨像,包括观音、文殊、普贤及供养菩萨等;(3)弟子像,包括迦叶、阿难;(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罗汉等,另外还有一些鬼神、神兽等动物塑像。由于制作年代不同,风格也截然不同,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和唐代的“吴带当风”等风格,充分地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巨匠超凡的想象和高超的思维。 塑像是石窟的主体,多为1佛2菩萨的组合,前期的粗壮而逐渐演变到后期的清瘦。隋、唐以来出现了一铺七身或九身的群像,也出现了大的造像,如148窟和 158窟的两身长16米多的涅槃像 时光飞逝,我的讲解完毕了。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在活动之前,我还是那句老话: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仅是游览名胜地 ,还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好,12点到这里来集合。我们到旅馆去吃中午饭。   敦煌石窟导游词篇2 游客们,你们好! 今天有我周导游来为大家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石窟。首先我为大家来介绍的是敦煌石窟。 据说公元366年,有位行德行高尚上的僧人路过敦煌上的鸣沙山时,看见鸣沙山在一片金光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真诚的凿了第一个石窟以供奉佛像。以后,人们又继续在敦煌开凿石窟。现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介绍完了敦煌石窟,我再给你们介绍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它共有10万多尊佛像。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同样山西大同的云岗山石窟也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3。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在这里还有一尊释迦尼坐像高17米,脚长4。6米,是云冈山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最引人注目的是云冈山石窟的佛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山石窟是我国古代人名的智慧。 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有机会你们再听我解说!   敦煌石窟导游词篇3 大家好,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