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图要求及编制.ppt
更正补充工作竣工图提交建设单位鉴定、验收,发现有不完整不准确处,应责成施工单位及时予以更正或补充,待更正补齐合格后,按合格要求编制若干套,最后正式向建设单位办理交接手续。编制竣工图的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在施工过程中,完全按图施工,没有变动者,可在原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标志章,填写有关栏目,在“变更情况”一栏填写“无变更”字样,作为竣工图。在施工过程中,有一般性设计变动,能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且不影响图面质量可不重新绘制竣工图,一般采用杠(划)改、叉改法,局部修改等方法,把在施工过程中变更的内容,用碳素笔在施工图上修改、补充。修改、补充后要引划索引线,注记变更依据,并对变更部位进行编号。竣工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凡结构形式改变、工艺改变、平面布置改变、项目改变、以及有其它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的三分之一,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者,应按改变后的实际情况重新绘制竣工图,并加盖“竣工图”标志章,填写有关栏目,在“变更情况”一栏填写“重新绘制”字样,作为竣工图。图纸上修改部位编号的方法在注记变更依据的起始部位画一个圆圈,原则上以直径为10毫米为宜,将一张施工图上所有的变更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编号(每张图纸均从1号开始编),在“竣工图”编制章,在“变更情况”一栏填写“变更x处”字样(与编号数同)。01.②③02.⑤⑥03.⑧⑨正确的编号顺序01①①02①①03①①错误的编号顺序(以变更内容进行编号)竣工图编制依据文件的编号方法以下是常见编制方法的举例说明。取消内容的改法尺寸、门窗型号、设备型号、灯具型号、钢筋型号和数量、注解说明等数字、文字、符号的取消,可采用杠改法。即将取消的数字、文字、符号等用横杠杠掉(不得涂抹掉),从修改的位置引出索引线,在索引线上注明修改依据和编号。例如:在Z16(Z17)柱断面图中,将(Z17)取消,变更依据为图纸会审第3号第2条。改绘方法:将(Z17)和有关的尺寸用杠改法去掉,并注明修改依据(见图1):隔墙、门窗、钢筋、灯具、设备等取消,可用叉改法。即在图上将取消的部分打“×”,在图上描绘取消的部分较长时,可视情况打几个“×”,达到表示清楚为准。并从图上修改处用索引线引出,注明修改依据和编号。01例如:将(B)~(C)轴间③轴上砖墙取消,变更依据为设计变更第1号第6条。02改绘方法:将隔墙及其门用叉改法×掉,隔墙相关的尺寸杠改,并注明修改依据和编号(见图2)。内容变更的改法在建筑物某一部位增加隔墙、门窗、灯具、设备、钢筋或相应的尺寸、型号修改等。均应在图上的实际位置用规范制图方法绘出,并注明修改依据和编号。例如:将梁剖面图中上部钢筋由原3ф10改为3ф12,下部筋由原3ф14改为3ф16,变更依据为设计变更第5号和第7号第3条。改绘方法:将变更钢筋改在实际的位置上(见图3)。01如变更内容在原位置绘不清楚时,应在本图适当位置(空白处)按需要补绘大样图,并保证准确清楚。02例如:基础平面、一、二、三层(E1)轴与①轴交叉处原方柱改为圆柱(直径500),基柱Z5改Z6。变更依据为设计变更第6号第1条。改绘方法:采用图纸空白处补绘大样方法(见图4)。凡变更依据文件内容,能用建筑制图标准在竣工图相应位置修改的,且能完全体现变更内容的,只须在修改位置加写编号和变更依据,不用再加写说明,例如图三中的变更。施工工艺、做法、材料变化等在图上修改难以用作图方法表达清楚时,可在变更依据后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例如原会议室地面采用大理石做法,现改为铺木地板。具体修改办法为:在建筑做法中找出相应内容处,用索引线引出,进行编号并注记变更依据,在变更依据后把变更内容用规范、概况的语言加以说明。加写说明1②③2⑤⑥4~⑨见设计变更第5号第3条3⑧⑨相同变更内容的依据的写法注意,某一条变更可能涉及到二张或二张以上图纸,某一局部变化可能引起系统变化……,凡涉及到的图纸和内容均应按规定修改,不能只改其一、不改其二。例如在图2中(取消墙)的变更中,建筑图、结构图、水暖电等图均要修改。图纸上修改内容要到位,不能将变更内容抄写到图纸上的空白部位。如本图上无空白位置可绘时,应另绘补图并晒成蓝图附在本专业图纸之后。注意在原修改位置上应注明修改依据和补图图号,不允许将变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