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河北瑞德集团三星橡塑有限公司提出,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
会归口。本文件规定了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技
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河北瑞德集团三星橡塑有限公司等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4年10月,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用性,
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草组,负责对封条无损探伤
设备及工艺标准编制进行确定。通过制订工作方案,标准起草组进一步明
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调研,搜集了液晶显示屏相关的
标准、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着手标准制定。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2
2024年10月—2025年2月,起草小组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资料,多次
召开内部研讨会,形成标准大纲,并邀请了专家和相关企业对标准进行技
术指导,对《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的标准编制工作重点、标准制定
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形成了共识,同时完成标准草案稿的撰写。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封条产品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通过探伤设
备及工艺能准确检测出其内部和表面可能存在的诸如裂纹、气孔、夹杂等
缺陷,从而保证每一个投入使用的封条都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因封条质量
问题导致的密封失效等情况。
2规范检测流程:为封条无损探伤检测提供统一、标准的操作流程
和方法,使不同的检测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获得一致、可靠的检测结
果,减少因操作差异等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和不确定性。
3提高检测效率:明确规定适用的探伤设备及相应的工艺参数等,
有助于检测人员快速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节省
检测时间和成本,使封条生产和检测能够更高效地进行。
4保障使用安全:对于一些在关键领域如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
使用的封条,通过无损探伤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缺陷,可避免因封条失效而
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意义
3
1对生产企业的意义提升市场竞争力: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无损探伤
检测,可保证封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
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和订单。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早期检测出封条的缺陷,可及时对生产工艺
进行调整和改进,避免将有缺陷的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市场,从而减少
因产品召回、维修或更换带来的成本增加。
3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的起草会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和优化无损探伤
设备及工艺,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
争力。
4对行业的意义建立行业规范:为整个封条行业的无损探伤检测提
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避免因检测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
5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标准的制定可以引导行业内企业在无损探伤
设备研发和工艺改进方面进行投入和创新,促进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6便于行业交流与合作:统一的标准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
合作以及产品的互认提供了基础,有利于行业内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7对社会的意义保障公共安全:在涉及公共安全的领域,如交通运
4
输、食品药品、危化品等,确保封条的质量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防止因封
条问题导致的泄漏、污染等安全事故,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
稳定。
8节约社会资源:通过无损探伤检测保证封条质量,延长封条的使
用寿命,减少因封条过早失效而需要更换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实现社
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标准编制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