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珍爱生命、共建平安校园.ppt
法律代价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01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02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03刑法条文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在一个友善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专心学习”。01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02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加害者以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所以打架斗殴的结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甚至造成残疾。生命是平等的,你的生命与健康与同学们和老师的同样重要。0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可以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什么希奇事,花钱如流水。有的家长痛苦的把这种情况比喻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前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有本事去挣钱”,下一句话是“没本事别打架”。失去自由,一层层的铁门,强制劳动,从早到晚时时监视和约束,严厉的强制措施,低下的食宿条件。争取减刑,早点出去。对家庭最大的伤害。给加害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正是因为打架斗殴的后果如此严重,学校和家长才这样重视。我亲耳听见有一位这样教育他的孩子:“别打架,咱们也打不起”等。话虽朴实,但很实在,让我们都按这位父亲的要求去做吧!校园暴力就像一个老虎,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是你在学校遇到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应该怎么办?请交流。如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书香校园,是学校、家庭、学生共同的责任。第一部分议一议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暴力现象呢?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是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以暴力手段争长论短;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是个别学生组织同乡会或者其他,用暴力来解决相互矛盾。吸烟、喝酒引起的打架斗殴。日常生活中言行动作粗鲁,引发矛盾。。谈一谈当我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矛盾,极易出现校园暴力时,该怎么办?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遵纪守法、珍爱生命、共建平安校园让暴力远离校园02认识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表现、校园暴力的含义、校园暴力的危害根除校园暴力,建设和谐校园、拒绝校园施暴,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怎样防范校园暴力01认识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对在校人员进行的以暴力性的侮辱、抢劫、强奸、甚至是肉体上的虐待等,给在校人员的精神、身体造成一定严重后果的行为。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校园暴力的行为人既可以是老师、学生、也可以是社会上的青少年。受害人一般在校学生和老师。校园暴力的发生地不一定是学校,也可能是校园以外的场地。校园暴力既可以对身体也可以对精神造成严重损害。案例回放1:2010年4月23日电(记者关桂峰)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新闻办了解到,21日,镇雄县林口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斗殴事件,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学生斗殴事件致1人死亡4人受伤参与斗殴的均是林口中学七年级、八年级学生。21日晚自习时,该校92班学生邓某因与89班学生杨某发生纠纷,邓某便邀约两名学生持刀将包括杨某在内的5名学生杀伤,杨某因抢救无效在林口卫生院死亡。2009年6月,14岁的银川市某中学初一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