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新课标Ⅰ卷)_解析版详解.doc

发布:2016-03-13约2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在2012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基础上,保持总体稳定,小有变化,试题难度较为平稳。 (一)稳定部分 一是考核的目标和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高考中能力考查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二是考试范围与要求,要考查是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类,考试内容的难度分为了解认识和理解应用两个档次。 二是试题分布评析:选择试题为8道小题,依然是常考类型;实验试题22题为力学实验,23题为电学实验,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掌握和理解应用;24题为力与运动的考查,考查学生基本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25题为电磁感应,同时考查电学电路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关键在对基本知识理解、推理、应用能力,学生得分容易,但得满分难。33、34、35为选做试题,33、34、35题为选做试题,难度相对较小,学生容易得分,像34题的第二问光学,关键是做好图找好几何关系。 (二)变化部分 选择部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区分开了,今年高考14-18小题为单项选择,19-21小题为多项选择,使得选择部分难度下降; 第25题从原来的电磁学知识考查,变为对电磁感应知识考查。2006年至2012年高考物理计算的25题单纯地考查电磁学,特别是多年直接只考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今年一改往年的面目,考查电磁感应,同时涉及到电学电路和力与运动相关知识。25题的第一问学生比较容易得分,第二问数学函数关系的推导,在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方面有所下降,但学生得满分的很难。 2013年高考真题—学科(卷)解析版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撤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物体具有惯性 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考点:01002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质点的直线运动 分析: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发现位移与时间关系。 解析:第一列是第二列(时间)的平方,第三列数据表示位移,据此分析,可得:,即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选项对。 练习题: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取g=9.8 m/s2) 砝码质量m/×102 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x/×10-2 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__ 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的颈度系数为________ N/m。 难度系数:2 解题思路及分析:(1)根据题目中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在连接时应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线上。(偏差比较大的点舍去)不在线上的点尽量平均分布在线的两侧,如图所示。 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B A.k B. k C. k D. k 考点:07006 点电荷的场强 专题:电场 分析:由b点合场强为零确定带电圆盘在b点产生场强;再根据对称性求出带电圆盘在d点产生场强;最后根据场强叠加的方法计算出d点处合场强。 解析:根据场强的叠加,,可得圆盘在b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在b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方向向左;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盘在d点处产生的场强为,d点处的合场强为,故B选项对,A、C、D选项错误。 (2011·咸宁高二检测)如图所示,A、B、C三点为一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B=30°,现在A、B两点放置两点电荷qA、qB,测得C点场强的方向与AB平行(见下图),则qA带________电,qAqB________. 难度系数:2 解题思路及分析:放在A点和B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