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政治第四课练习题Word文档.doc

发布:2016-08-27约9.2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政治第四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事实说明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内因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B.内因只有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 C.外因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展 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的这副落第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C.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强调的是 A.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B.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在事物发展中,内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 5.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家的这个告诫强调的是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 6.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 A.看到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B.肯定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否定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D.夸大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丈夫。”孟轲的这个观点认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外因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D.在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 8.苏轼在《范增论》中讲到刘邦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关系时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这段话蕴涵的主要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9.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 A.内因 B.外因 C.矛盾 D.主要矛盾 10.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变 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包括数量增减和各构成成分的排列结构的变化 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主次地位没有易位、统一体尚未破裂的状态 原因在于事物外部矛盾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变 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地位相互转化引起的 是事物数量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 是新事物战胜取代旧事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A.两种状态 B.根本原因 C.必然趋势 D.内在动力 13.下列各项属于量变的是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组成事物各部分在排列和结构次序上的变化 事物不显著的变化 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破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是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副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量变是事物的不显著的变化 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5.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这是因为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C.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 B.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事物的发展变化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17.“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部分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18.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2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