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单元 五脏
细目一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考点一 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主血脉 指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其功能正常的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脉道通利;气血充盈。
2.心主神志 即是指心是神志活动产生的场所,神志活动亦由心所主。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3.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与夏气相通应。
考点二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主气,司呼吸
肺有主持、调节呼吸之气和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功能
(1)主呼吸之气
肺通过呼吸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并促进气的生成,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命运动
肺主呼吸之气功能正常,则呼吸通畅,气体正常交换。
肺主呼吸之气功能异常,则呼吸异常,致咳嗽,气喘。
(2)肺主一身之气
气的生成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宗气的生成: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
宗气的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②气机的调节:所谓气机,是指气的运动变化,表现为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促进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通过呼吸促进气血在经脉当中的运行。
(3)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宣布,发散;肃降是指清肃、下降。肺的宣发、肃降是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肺的各种生理功能也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来实现。
2.肺主宣发与肃降的关系
宣发与肃降的关系: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治疗:宣肺与降肺的药物综合应用
3.肺主通调水道
通,疏通,调,调节,水道,即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
肺主通调水道,即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调节作用。
4.肺朝百脉
朝,即朝会、聚会,肺朝百脉,即全身的血液都经过经脉聚会于肺。
《素问·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肺朝百脉的生理意义
(1)气体交换,气体交换:通过肺的呼吸,吸入清气,呼出浊气。清气随血液运行至全身,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助心行血,血液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肺朝百脉,将肺气散布于血液当中,辅助心脏推动血液的运行。
5.肺主治节
即治理调节,它概括了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肺有辅助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生理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主司呼吸;调节气机;朝百脉;通调水道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的生理特性:①肺为五脏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②肺为娇脏,不耐寒热;③肺与秋气相应。
考点三 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布散作用。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脾主升清
升输清气,即将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头面部;功能失常,则出现头目眩晕,倦怠乏力。
升提脏器,即升托脏器,恒定在相应位置。功能失常,称之为中气下陷,导致内脏下垂。
3.脾主统血
脾气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防止逸出脉外。血液的运行除需要心气的推动以外,还需要脾气的固摄。脾统血的功能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约束力和控制力,使血液循经循行而不外溢。
病理上,脾气虚损,统血无权,中医称之为“脾不统血”,可见如便血、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
脾的生理特性:
脾喜燥而恶湿: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脾又主运化水液,故水湿易于侵犯人体,损伤脾阳。
脾为气机升降之枢:脾位于人体的中焦,人体内的气血、水火、阴阳的升降出入运动,都以脾作为中间枢纽。
脾与长夏相应: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脾为太阴湿土之脏,长夏湿气当令,脾气应于长夏。
考点四 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疏泄 津液运行和代谢;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气机;调节生殖机能。
2.主藏血
肝的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所谓“体阴” ,一是肝肾同居下焦属阴。二是肝为藏阴血之脏。所谓“用阳”,一是说肝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二是病理上肝气易逆,肝风易动。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调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冲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
肝与春气相应:肝应春气。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调畅。自然界春季风气太盛,也可对肝产生不利的影响。
考点五 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失调:少年五迟五软;中年早衰和性功能减退。
2.肾主水液 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3.肾主纳气 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清气的生理功能
肾的生理特性
肾主封藏,为固摄之本,可以防止精气血津液的过度耗散与亡失,维持呼吸运动的平稳与深沉。
肾为阴阳之根,肾阴、肾阳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肾为“阴阳之根”“水火之脏”。
肾恶燥
肾藏精,主水液代谢,燥则损伤津液,久则耗伤肾精,甚则髓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