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思考精选.doc

发布:2018-02-28约5.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思考 关键词:工业番茄;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工业番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对番茄栽培技术的研究结合巴州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状况,分析了加工番茄高产栽培的可行性,并阐明了通过充分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加工番茄高产高效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由于加工番茄产值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我区番茄面积逐年增加。   1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优质、抗病,适宜采收,成熟一致的品种,早、中、熟品种搭配。当前主栽品种有立原8号、石番15、3155(中晚熟)等。   2 土地条件与轮作要求   工业番茄应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壤土或轻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总盐含量小于0.39%,碱解氟60-80PPM,速效磷10-15PPM,速效钾200PPM以上。   工业番茄为茄科植物,忌连作,一般轮作周期在三年以上,应避免重茬或迎茬。前茬作物以小麦、打瓜、水稻、玉米为宜。 3 种子处理   用种子量0.5%的敌克松拌种或用甲醛2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或用55-60℃温水浸种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   4 种植方式与行株距配置   4.1 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平畦覆膜播种、揭膜开沟起垄;②开沟覆膜播种,沟垄种植。   4.2行株距配置:3155平畦种植:行距采用40厘米、膜间80厘米配置(即40+80厘米),株距35-40厘米,亩株数2800-3200株。土地条件好,保苗齐的条田,可适当放大垄背行距20-30厘米,即40+100-110厘米配置,亩株敷2500-2700株。   4.3 开沟种植:沟距1.35-1.4米,沟口50-55厘米,沟背85-90厘米,即50~55+85-90厘米配置,株距30-35厘米,亩株数2800-2900株,中熟品种如立原8号,石番15等均可采用上述两种种植方式,株距应扩大至35-40厘米,亩株数2600-2900株。   工业番茄种植密度与收获产量间变化弹性大,与品种、土肥条件密切相关,针对品种与土地条件,其种植密度应相应调整。   5 土地处理    在上年秋冬土地处理的基础上,平畦种植应于早春地表解冻3-5厘米时用机力对角耙耱和镇压,局部土地不平整再强制复平,土地处理达到’齐、净、平、松、碎、墒·六字标准。开沟种植,可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于地表解冻1-18厘米时,强制顶凌开沟起垄,沟深25厘米,开沟要不拉泥条。   6 覆膜播种   6.1 平畦种植:土地处理结束后,地表解冻5厘米时即可进行机械铺膜,压紧、展平和密封好地膜。当膜内地温平均回升到10-12℃时,根据气温与晚霜预报,适时早播。平畦种植的最佳播期为4月中下旬,播种深度为膜下1-1.5厘米,膜上穴孔碎湿土1.5--2厘米,每穴播量5--10粒,亩用种量100克。   6.2 开沟种植:开沟后,人工及时平畦整沟,达到垄平土细。播前化除可于整沟结束后,用禾耐斯150克/亩,人工沟内定向喷雾,进行膜下芽前化除,药液量不少于20公斤/亩,喷药后即用地膜沟铺覆盖(膜宽120厘米),铺膜要求覆土严密,紧贴地面。铺膜结束即可播种,一般播期为4月15--20日。播种距沟沿1厘米处点种,其播种要求与干畦种植一致。   7 田间管理   7.1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必须突出早字。出苗后,做到早中耕、早除草。全期中耕2-3遍,中耕深度20-25厘米。第一遍中耕要适早进行,应在出苗期至齐苗期进行。疏苗应推迟到幼苗充分发育至1-2叶期,集中疏苗,每穴留苗两株,疏苗同时拔除苗穴内杂草,3--4叶期结束定苗,每穴留一株。  7.2 中期管理:平畦种植要适早揭膜开沟,封垄前进行揭膜、中耕。机械开沟后必须进行人工提沟培土,保证灌水质量。   7.3 分秧:将倒向沟内的番茄植株顺其株体扶上垄背,使其确定正常生长空间,露出沟面。操作时不能大翻动,以免折断茎或侧枝。作业时间一般为每天下午进行,切忌在晴天上午或中午进行,以免造成日灼果。   7.4 施肥   7.4.1 平畦种植:秋冬全层深施基肥亩施尿素20公斤+三料磷肥10公斤,生育期起垄开沟时亩追施磷酸二铵或三料磷肥5公斤+复合肥10公斤,追肥也可结合中耕,视苗情适度早追肥,全期施肥总量45公斤,N:P:K为1:0.78:0.17。   7.4.2 开沟种植:开沟时距沟沿7-8厘米处,亩条施三料磷肥10-15公斤,距沟沿15-18厘米处条施磷酸二铵或尿素5公斤,即分行条施氮磷肥,做到开沟与施肥一次完成。氮肥远离播种行,以防止烧苗。追肥一般结合二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10-15公斤,或补施3公斤钾肥。对土壤条件差、苗情长势弱的条田可结合三水进行二次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