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平原微丘区四车道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推荐.doc

发布:2018-02-24约1.18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 本设计任务段起点桩号为k11+200,终点桩号为14+017.241,全长2817.241米。为平原微丘区四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路基全宽26m。全线不设置爬坡车道。中间带宽度3.5m(中央分隔带宽2.00m,左侧路缘带宽2×0.75m),行车道2×2×3.75m,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0.5m)2×3.00m,土路肩2×0.75m。中央分隔带下布设通讯、监控路线;中央分隔带护栏;土路肩上布置护栏、交通标志、紧急电话等设施。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分层压实。路基压实及填料强度见下表。 表1-1 项目分类 路面低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cm) 填料最大粒径(cm) 压实度(%) 填方路堤 上路床 0~30 8 10 ≥96 下路床 30~80 5 10 ≥96 上路堤 80~150 4 15 ≥94 下路堤 150 3 15 ≥93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8 10 ≥96 (2) 路堤 填方路基当路基边缘至坡脚高H8m时,其边坡采用1:1.5;当8m≤H≤20m时,其上部8m边坡率1:1.5,以下部分为1:1.75。护坡道宽均为2m。 (3) 路堑 土质及全风化岩石地段的路堑边坡一般采用1:1。挖方地段当H≤8m坡脚均设置1.0m宽碎落石。当挖方边坡高H8m时,设置2.0m宽碎落台。 (4) 特殊路基 本合同段经过处为低山丘陵区,除田间、冲沟及水塘地段有淤泥及淤泥质粘土外,其他地段地基承载力较高,地形起伏不大。对沟间溺谷及水塘地段淤泥层,在该段由于其深埋一般在5m以内,通过清淤换填法进行处理,填料一般采用碎石土或挖方石渣,其压实度≥90%。对沟间溺谷淤泥及淤泥质粘性土层换填后再铺设0.5m的沙砾垫层。路堑边坡土质路段根据不同的高度分别采用网格植草和衬砌拱内植草进行防护。对强风化及弱风化岩石采用护面墙进行防护。路堑上方采用干砌片石回填,浆砌片石封闭等;对于基底的干溶洞,采用回填夯实等各种方法进行处理。 (5) 取、弃土 本合同段土石方工程艰巨,路基土石方除本桩利用外,尽可能纵向调配使用,减少借方和废方数量。废方要按设计确定的方案进行堆放,并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 (6) 路基排水 1)路堤排水边沟采用8cm厚C20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沟底宽60cm,沟深60cm,梯形边坡1:1。边沟沟底纵坡不小于0.3%。挖方地段边沟路肩侧采用矩形式,30cm厚M7.5浆砌片石沟壁,沟底宽60cm,沟深60cm。 2)根据汇水条件,路堑边坡顶面5m以外设山坡截水沟,以排除山坡水。截水沟采用8cm厚的C20砼预制块。沟底宽60cm、深60cm、顶宽180cm。截水沟靠近路基的内侧设向沟倾斜4%的拦水土埂。 3)土质挖方段地下水浸透路基的地段,采用边沟下设渗沟,沟顶用粘土夯填,沟底设C15混凝土基础,沟壁设双层土工布,内设有孔硬塑料管(PVC-U管)。土工布采用FNG型,单位面积质量200g/m2,断裂强力≥10KN/m,断裂伸长率≤40%,撕破强力≥0.28KN,CBR顶破强力≥1.8Kn/m,垂直渗透系数1×10-3~4×10-2cm/s,幅宽4.5m. (7)路基防护 填方路基一般采用三维土工布植草防护。当填方高度H≤4m时,采用采用三维土工网加喷播草籽;当路基填土高度H≥4m,时,采用浆砌片石衬砌拱防护,拱内喷播草籽;对浸水路段,根据设计水位,应在高于设计水位以上50cm范围内采用厚30cm的M7.5浆砌片石护坡,坡脚设浆砌片石基础。 挖方边坡根据路基开挖土的土质情况及岩石特性确定防护形式,一般采用采用浆砌片石或框格加三维土工网喷播草籽防护。 3)对于深挖方较长路段设检查梯,其设置间距视路段情况而定,一般为100m。 (8) 路面 行车道及硬路肩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相同的路面结构。路面宽为2×10.5m,各结构层及厚度如下表: 表1-3 厚度(cm) 干湿类型 名 称 干 燥 中 湿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4 4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 6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7 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6 36 二灰土底基层 36 36 5. 主要工程量 (1) 路基土石方 共有路基挖方有116603 m3,填方369834m3,其中本桩利用(天然方)34640 m3 ,借方(天然方)312411m3. (2)路基排水工程 路基排水工程圬工体积为1036.85 m3,其中15#混凝土4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