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_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知识点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功能
2.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的原理和各自的特点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计算机的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及其定量分析
5.计算机网络协议三要素及其含义
6.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的必要性,及分层带来的好处。
7.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8.数据在OSI协议体系结构的传递过程(学完后面几章后应该能够阐述各层的数据表现形式)
9.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10.例举五层协议的网络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11,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各层的功能。
重点∶
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协议的分层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网络软硬件系统构成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共享资源的各个方面,如软件共享,硬件共享,数据共享;
OSI参考模型的构成及其各层功能;
TCP/IP模型的构成及各层功能
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的原理和各自的特点
第2章 物理层 知识点
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2.信道及其主要特征
3.信道的传输模式
4.数字信号的特点
5.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及各自的特点
6.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7.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重点∶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的概念,计算(例如吞吐量,带宽等);奈奎斯特定理、香农定理的应用;
码分复用相关计算;
网络传输介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知识点
1.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2.循环冗余检验CRC技术
3.PPP协议的主要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4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
5、CSMA/CD协议原理
6.交换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7.多端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8.高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
重点∶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以及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的关键技术;
CRC检验方式及计算过程;
局域网拓扑结构及IEEE802参考模型;
以太网中CSMA/CD协议的应用;
共享式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的区别;
网桥中转发表的建立过程;
MAC地址
第4章 网络层 知识点
1. IP地址的标准分类方法
2.子网划分及子网掩码的设置
3.CIDR构造超网
4.NAT原理与应用
5.IP分组的交付过程
6.IP协议、IP数据报的格式
7.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RIP、OSPF。
8.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及地址解析
9.路由器转发分组算法
重点:
◆ 网络层的功能及网络互连的必要性
◆ 分类IP地址的组成及鉴别
◆ 子网划分,子网应用
◆ CIDR的构造超网的应用,路由地址的聚合与分配
◆ 利用RIP协议如何实现路由表的更新
◆ OSPF协议的基本原理
◆ 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关系
◆数据在TCP/IP协议栈上流动过程,数据的表现形式
◆IP数据报分片
◆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原理
第5章 运输层 知识点
1.传输控制协议 TCP 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特点及其异同
2.传输控制层的功能
3.端口的含义及其作用
4.TCP传输控制协议报文段首部各字段的含义
5.利用可变窗口进行流量控制的应用
6.慢开始算法和拥塞避免算法
7.TCP传输控制协议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过程
重点:
◆ 运输层的作用
◆ TCP与UDP协议的区别
◆利用可变窗口进行流量控制的应用
◆慢开始算法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应用
◆TCP连接建立和释放的过程
第6章 应用层 知识点
1.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型的概念和功能;
2. FTP文件传输协议的特点
3.FTP的主要工作过程,其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在工作过程作用
4.文件传输协议FTP
5.域名的解析过程
6.电子邮件的组成部分,电子邮件的UA的作用
7.电子邮件发送和接受过程
8.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9.WWW的工作方式
10.?WWW的工作原理(也就是HTTP协议)
11.?统一资源符URL格式及其含义
重点:
◆域名系统的功能及各级域名服务器的区别
◆FTP协议的工作过程
◆WWW的相关概念
◆搜索引擎的分类及特点
◆SMTP,POP3,IMAP协议的异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