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电场).doc

发布:2017-06-06约3.2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修3-1(第一章 电场1.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Q点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Q点大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Q点大 2.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1和2带有同种电荷,质量分别为m1、m2,带电量分别为q1、q2,q1>q2,用绝缘细线悬挂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α β,两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某时刻将两细线同时剪断,则学 ( ) A.剪断的瞬间小球1的加速度大于小球2的加速度 B.剪断的瞬间小球1的加速度小于小球2的加速度 C.落地时两球的动能相等学 D.落地时两球的动量相同 3.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 用、 和、分别表示a、b两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 ( ) A. B. C.> D. 4.静电在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其依据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现在三个粒子a、b、c从P点向下射入由正、负电极产生的电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 A.a带正电荷,b不带电荷,c带负电荷  B.a带负电荷,b不带电荷,c带正电荷 C.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荷  D.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不带电荷 5.有一个平行板电容器,要使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加倍,同时极板间的场强减半。下述四种办法中可行的是A.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板间距离为原来的4倍 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板间距离为原来的4倍 C.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板间距离为原来的2倍 D.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板间距离为原来的2倍E1和E2E1 E2的点: ( ) A.有三个点,其中两处合场强为零 B.有三个点,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 C.有二个点,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 D.有一个点,该处合场强不为零 8.如图所示,带电体Q固定,带电体P的带电量为q,质量为m,与绝缘的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将P在A点由静止放开,则在Q的排斥下运动到B点停下,A、B相距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P从B点由静止拉到A点,水平拉力最少做功2μmgs .将P从B点由静止拉到A点,水平拉力做功μmgs .P从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增加μmgs .P从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减少μmgs 9.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轴对称,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 A.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 B.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 D.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0.如图所示,Q1,Q2两个位置固定的正负点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的a点,电场强度恰好为零.现在把另一正点电荷q从a点左边的b点沿bac直线移到右边的c点,在此过程中,q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1.(分)2点的电势为________V。若有一电荷q -2×10-6C从P1移到P2,电势能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_J。 12.(分)在用描迹法画实验中,下面给出一些做本实验时的操作步骤:(A)安装好电极,接好电路;(B)在导电纸上画出两电极的连线;(C)将灵敏电流计一个探针接在一个电极上不动,另一个探针缓慢移动到电流计不偏转时复印一点,这样反复移动,可复印出许多点(D)在平板上从下到上依次铺上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E)闭合电键;(F)在两电极的连线上任意选取5个点作为基准点,并复印在白纸上。 上述实验步骤中与实验要求不符合 (填写步骤前的字母代号),应改正为: ,并将各步骤按恰当的操作顺序排列为 (填写步骤的字母代号)。 如图所示,长L=1.2 m、质量M=3 kg的木板静止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 质量m=1 kg、带电荷量q=+2.5×10-4 C的物块放在木板的上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所在空间加有一个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场强E=4.0×104 N/C的匀强电场.现对木板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8 N.取g=10 m/s2,斜面足够长.求:(1)物块经多长时间离开木板? (2)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获得的动能. (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14.(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