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獐子岛事件为例.docx
PAGE
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内部控制环境上。据《中国内部控制报告》显示,超过60%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高层管理人员权力过于集中等。例如,某上市公司由于董事会成员中家族成员过多,导致公司决策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和制衡机制,最终导致了重大决策失误。
(2)风险评估和监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企业往往忽视这一环节。据统计,有近80%的企业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不健全,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应对措施。以獐子岛事件为例,该公司在2014年因“扇贝跑路”事件引发了巨额亏损,事后调查显示,公司内部缺乏对养殖海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风险评估,导致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最终遭受重大损失。
(3)信息与沟通也是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但许多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数据显示,超过70%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例如,某制造业企业由于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导致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信息脱节,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不符,造成了大量产品积压,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以獐子岛事件为例的具体问题分析
(1)獐子岛事件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该事件发生在2014年,当时獐子岛公司对外宣布由于遭遇异常天气导致部分海域的扇贝死亡,预计损失超过10亿元。这一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市场恐慌,公司股价应声大跌。具体问题分析如下:首先,獐子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在风险评估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变化对养殖业的影响,缺乏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案和应对措施。其次,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信息传递不及时。在事件发生前,公司未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披露,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了解真实情况。再次,公司内部沟通不畅,导致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信息传递不畅,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危机。
(2)獐子岛事件反映出公司在内部控制执行层面的诸多问题。首先,公司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关键岗位的人员选拔和培训存在不足。以财务部门为例,公司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导致财务报告存在误导性信息。其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检查机制。例如,公司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未严格执行,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偏差。此外,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3)獐子岛事件还揭示了公司在内部控制文化方面的缺失。公司内部控制文化薄弱,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被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内部控制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利器;二是公司领导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内部控制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三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守和执行缺乏积极性。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獐子岛事件的发生,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危机。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研究
(1)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首先应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需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制衡。同时,优化股权结构,避免家族企业中权力过于集中,引入外部董事和专业人才,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例如,可以设立独立董事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2)在风险评估和监控方面,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包括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同时,加强内部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例如,可以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定期审计,以提高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信息与沟通的加强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各个层级。这包括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召开内部沟通会议,以及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意识和沟通能力。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例如,可以实施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