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思品下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2、了解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 每分钟增加24人 每小时增加1472人 每天增加4万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2.9亿.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中,年平均增长为1279万人。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资源问题 总量 人均量 与世界水平相比 与其他国家相比 水资源 19.2万亩 第4位 2400立方米,第88位 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1/4 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40 耕地 2.8万亿立方米第6位 不足2亩,第67位 是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的1/6,俄罗斯的1/8,加拿大的1/15 森林 第五位 人均不足2亩,世界第121位 远低于世界人均12亩水平 草地 第2位 几十位以后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 中国的生态问题 经济社 会发展 环境 资源 人口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含义)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要求)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有 说一说 1、青藏铁路施工中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留了桥洞。 2、滥建野生动物园。 3、南水北调工程中实行“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先环保后调水”的“三先三后”原则。 4、停止一切开发。 西部大开发 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三峡工程 交通工程:青藏铁路、南昆铁路 生态工程:三江源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 人口工程:计划生育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 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 2、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观点一:缺乏资源的支撑,中国经济很难持续增长。观点二:我们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去买资源。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说说理由。 观点二是错误的。①首先经济发展需要资源,没有资源支撑就没有经济发展,也就不可能有钱去买资源。②其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别国,那样只会受制于人。③再者,人口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经是世界性问题。如果各个国家都不节约资源,资源会迅速短缺,有钱也买不到资源。 观点一是正确的。①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②因此,不管是缺乏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缺乏资源支撑,中国经济很难持续增长。 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 3、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依靠科技,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说说循环经济模式有什么优点? 坚持“五用”生活原则 弃用:放弃使用一次性产品 代用:自备购物袋,代替使用塑料袋 节用:节省利用能源、资源 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纸张 重用:把废物重新使用,如废物回收或把废物再做成有用的物品 (1)上图说明,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2)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资源、环保意识。自觉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同各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爱护动物、山水、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等好习惯等 在2005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观点一是正确的。(1分)因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对于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重要作用。如果缺乏资源支撑,中国的经济是很难持续增长的。(2分) ?? 观点二是错误的。(1分)因为:A.发展经济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