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属材料滑动载流摩擦磨损测试方法.docx

发布:2024-11-25约3.5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金属材料滑动载流摩擦磨损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材料的滑动载流摩擦磨损测试方法原理、试样要求、术语和定义、测试过程和测试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滑动载流摩擦磨损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31—2009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2444—2006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

GB/T17754—2012摩擦学术语

GB/T2040—2008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3960—2016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

3方法原理

标引序号说明:

1——旋转主轴

2——盘试样

3——销试样

4——高速相机

5——光敏元件

6——卡具

7——法向力传感器

图1测试方法原理

2

本文件测试方法采用滑动载流摩擦试验机,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见图1。销试样装卡在导电卡具中,盘试样由旋转主轴驱动且两者绝缘,两个销试样和一个盘试样构成滑动载流摩擦副。销试样和盘试样间的正压力由电液伺服阀和液压缸施加,实时动态法向力由法向力传感器测得。试验过程中的电弧形态和电弧光强分别由高速相机和光敏元件测试。实时电流、电弧形态、实时动态法向力、摩擦系数等数据均同步采集。

4试样要求

被测金属材料可加工为销试样,也可加工为盘试样,相应的对磨试样需加工为盘试样或销试样。两个销试样和一个盘试样构成销盘载流摩擦副,见图2。销试样和盘试样接触位置的粗糙度Ra均为0.8μm。

本文件宜使用的试样尺寸为:销试样高20mm,长为14mm,宽为9mm,14mm×9mm的底面为接触面。盘试样直径180mm,厚度不低于25mm。盘试样可重复使用,但每次试验前均需进行打磨,去除前次试验痕迹,并使粗糙度Ra达到0.8μm。

可根据实际需求,加工制备其他尺寸的销盘摩擦副。

试验前,需通过分析天平称重获得被测试样的质量,精度为0.1mg。

销试样

盘试样

图2销盘载流摩擦副示意图

5术语和定义

5.1接触压力contactpressure

P

P=

式中:

N——销试样和盘试样间的法向力;S——接触面积。

5.2线速度linervelocity

v

销试样中心位置相对于盘试样接触区的线速度,

N

S

(1)

v=2πLω

式中:

L——销试样中心位置至盘试样中心位置的距离;

(2)

3

ω——试验机主轴单位时间内的旋转转数。

5.3电流密度currentdensity

ρ

单位接触面积传导的电流,

p=

式中:

I——通过接触面的电流值;

S——接触面积。

5.4载流滑动距离current-carryingslidingdistance

s

s=vtc

式中:

v——线速度;

tc——载流试验时间。

5.5平均载流摩擦系数averagecurrent-carryingfrictioncoefficient

μ

μ=

式中:

T——载流试验时间内的扭矩平均值;

N——载流试验时间内实测法向力的平均值;

L——销试样中心位置至盘试样中心位置的距离。

5.6载流摩擦系数波动性fluctuationofcurrent-carryingfrictioncoefficient

δμ

δμ=(μi-μ)2根100%μ

式中:

n——载流试验时间内采集到数据的总个数。

i——数据的序号;

μi——载流试验时间内第i个摩擦系数;

μ——平均载流摩擦系数。

5.7载流磨损率current-carryingwearrate

w

w=

式中:

Δw——载流试验中被测试样的质量损失;

s——载流滑动距离。

(3)

(4)

(5)

(6)

(7)

4

5.8电流波动性

δI

式中:

fluctuationofcurrent

δI=

1

1(Ii-I)2

ni=1

I

x100%

n——载流试验时间内采集到数据的总个数。

i——数据的序号;

Ii——载流试验时间内第i个电流值;

I——载流试验时间内的平均电流。

5.9燃弧率arcingrate

σ

t

σ=x100%

tc

式中:

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