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doc

发布:2017-02-04约8.6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理论) 历年试题测评 第二节剩余价值理论 一、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资金、资本) I客观题 1G—W—G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D资本总公式(2007年) 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 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2009年)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2010年) Ⅱ主观题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2001年)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I客观题 1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1991年) 2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1992年) 3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1992年) 4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1999年) 5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二重性原理(2000年) 6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000年) 7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2002年) Ⅱ主观题 8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仍然存在着失业工人。据美国劳工部宣布,1992 年5月份有95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75%。试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阐明这一现象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伴侣。(1993年) 9在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 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工资水平高出50%。从那时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 世界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试用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阐明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原 因。(1994年) 10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1997年)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I客观题 1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土地追加投资的差别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1992年) 2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A商品贱买贵卖的收益 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 C商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 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992年) 3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是() A股息与银行利润之比 B股息与银行利息率之比 C股息与利润率之比 D股息与创业利润之比(1993年) 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生产价格 B成本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1994年) 5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 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应是() A剩余价值与利润无本质联系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E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994年) 6上海《新世界》商城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1330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