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色彩对比构成规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色彩对比构成规律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出现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
作用,称为色彩对比。
同一色彩被感知有色相、明度、纯度、面积、形状等因素是相对固定且处于孤立状态,
无从对比。而对比有成双成对的比较的含义,所以色彩的对比现象是发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色彩间的;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是指空间上的并置或时间上发生的位移以及空间和
时间上的共存关系;色彩对比的前提要出现明显的差别,没有差别的色彩对比失去对比的意
义。
色彩的对比规律,就是研究色彩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差异。不同色彩的色相、纯度、明
度和面积、形状、位置以及心理效应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对比。色彩丰富的表现力在于
色彩对比因素的巧妙使用。各种因素差别越大,色彩对比效果就越强烈,缩小或减弱这些关
系,对比效果就会趋向调和。色彩配置都带有一定的对比关系,因为各种色彩在构图中并不
是孤立出现的,总是处于各种色彩环境之中,因此色彩对比在画面构成中是客观存在的,只
是根据不同的色彩环境而显现出不同的对比效果。受光线变化、周围环境、物体固有色、物
体表面的组织构造、反光程度、距离的远近等因素的影响,视觉所能观察到的色彩现象丰富
多彩,而色彩间的差别还因性质、程度与效果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在构成色彩对比诸条件中,
色彩间的差别是最基本和广泛的,因此色彩对比也有其广泛性。任何视觉形象的发生源于色
彩的差异和对比。单一色彩没有差别和对比,不会产生空间感和形象感。无彩色有明度的特
性,无彩色之间就可形成非常多样化的明度对比;有彩色同时具有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
度对比等关系,有彩色与无彩色之间,也可形成非常多样的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及综合对比
等关系。此外,色彩间还有冷暖、轻重、进退等心理效应方面的差别以及形态上的差别。
色彩的对比,从发生的现象上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都是由于视觉生理条件的
作用在视觉中发生的色彩现象。同时对比基于同一时间条件下色彩并置时视觉的补偿作用,
而连续对比则基于不同时间条件下视觉的残像现象。 “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说明了人类的
眼睛只有在互补关系建立时,才会满足或处于平衡”。“视觉残像的现象和同时性的效果,两
者都表明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生理上的事实,即视力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色彩进
行平衡,如果这种补色没有出现,视力还会自动地产生这种补色”。伊顿的“补色平衡理论”
揭示了一条色彩对比的基本规律,对色彩艺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色彩的对比,从色彩的基本要素上可以分为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
决定了色彩对比的外部特征,明度对比决定了色彩形状的认知度,纯度对比决定了色彩的性
格特征的变化;从色彩对比的心理知觉上可以分为冷暖对比、轻重对比、进退对比等;从色
彩对比存在的形态上可以分为面积对比、形状对比、位置的对比等。强调每一种对比都能呈
现出其他对比无法达到的效果。下面我们分别具体进行论述。
一、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主要指的是在同一时间下色彩并置的对比效果,同时对比产生于这样的事实:
看到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眼睛都会同时要求它的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眼睛就
会自动的将它产生出来。正是由于这个事实,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
红绿并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补色的同时对比,是作为一种感觉发生在观者的眼睛中的,
并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如图4-01)。
在考虑色彩的配置时,一定要尝试不同的色彩彼此之间相互的关系。有相对关系的色会
对构成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眼睛具有生理性的补偿现象。由于补偿现象,相互的色不
仅仅有它本身所具有的性格(色彩三要素);而且由于色的相互影响,会变成错离开的色。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同时对比。并且这种现象根据那些组合的色的相互之间的特性,被分
为明度对比现象、色相对比现象、纯度对比现象等。
同时对比效果还发生在一种灰色和一种强烈的有彩色之间,并且也发生在任何两种并非
准确的互补色彩之间。灰色接近红色会有绿的倾向,灰色接近黄色会有紫的倾向。两种色彩
分别使对方向自己的补色转变,因而通常两种色彩都会失掉它们的某些内在特点,而变成具
有新效果的色调。同时对比具有普遍意义,无论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还是冷暖等
因素的对比,都是同时对比作用下的效果。歌德说过:同时对比决定色彩的美学效用。(如
图4-02)
色彩在同时对比条件下,突出体现了各色的差异和相互衬托,对比效果显著。同时对
比具有普遍意义,影响一切色彩对比效果。
二、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现象与同时对比现象都是由视觉生理条件的作用所致,它们出于同一种原因,
但发生于不同的时间条件,连续对比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下,或者说在时间运动的过种中,
不同色彩刺激之间的对比。长时间观察红色,抬起眼睛会觉得眼前的景物发绿;当我们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