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糖及免疫调节作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多糖及免疫调节作用
1 植物多糖免疫活性概述
植物多糖免疫活性研究是植物多糖药理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已发现200余种植物多糖具有免疫活性。 植物多糖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免疫增强或免疫刺激。它能够激活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固有性免疫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抗体的生成,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更多研究显示,多糖还对细胞黏附分子等也有一定影响。 此外,多糖具有免疫原性,可用来构建新的疫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2 植物多糖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主要包括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树突状细胞(DC)等。
2.1 植物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巨噬细胞分定居的巨噬细胞和游走的巨噬细胞两类。游走巨噬细胞由血液中单核细胞衍生而来。它具有强大的吞噬杀菌和吞噬清除体内凋亡细胞及其他异物的能力,并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寇小红等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检测绿茶多糖免疫活性,发现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有显著活性,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生成NO的活性,在浓度达到100 μg/ml左右时的促进活性效果最强[1]。郑尧等观察到口服或注射甘草多糖后,能显著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2]。王学梅等研究芦荟多糖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添加芦荟多糖的实验组,吞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饲粮芦荟多糖浓度的增加,吞噬指数也增大[3]。
2.2 植物多糖对NK细胞的影响
NK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和早期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严全能等在观察羊栖菜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的实验中,发现羊栖菜多糖提高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4]。王剑等通过体外细胞毒性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等实验,对川牛膝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川牛膝多糖体外在10~300 μg/mL浓度范围内能够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且随多糖浓度增高而增强[5]。
2.3 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树突状细胞(DC 细胞)起源于骨髓, 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PC) 。DC 细胞摄取加工抗原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 在细胞表面表达并激活T 细胞。CD8+、CTL 被MHC- Ⅰ类复合物分子激活, CD4+辅助T 细胞被MHC- Ⅱ类复合物分子激活。Omarsdottir 等[6]从地衣中色谱分离出11 种不同结构的多糖成分, 研究其对DC 细胞的作用, 结果发现包括β- 葡聚糖、杂多糖Pc- 4 和thamnolan 在内的多种成分都能够上调由DC 细胞分泌的IL- 10 和IL- 12p40。IL- 10 是一种重要的与机体耐受性和抗炎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 因此可以认为这几种多糖成分在免疫调节作用上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Lin 等[7]用微点阵方法分析了灵芝多糖对DC 细胞作用, 发现促炎症反应化学增活素(CCL20、CCL5 和CCL19) , 细胞因子( IL- 27、IL- 23A、IL- 12A和IL- 12B) 和共刺激分子(CD40、CD54、CD80 和CD86) 的相关基因表达都得到了增强, 灵芝多糖也可显著地促进未成熟DC 细胞的活化和成熟, 进一步增强了T 辅助细胞的Ⅰ类反应。ASP 一直被认为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 近来有研究表明, ASP 能够在体外促进大鼠DC 细胞的成熟和分化, 在100 μg/ml浓度下能够增强DC 细胞表面上CD- 11c 和MHC 分子的共同表达, 通过ELISA 法检测还发现, 经过ASP处理后, DC 细胞的IL- 12 分泌水平明显升高[8]。
3 植物多糖对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据参与免疫应答细胞种类及其机制的不同,可将适应性免疫应答分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B/T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两种类型。
2.1 对淋巴细胞的影响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B淋巴细胞(Blymphocyte)简称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产生抗体的细胞。B细胞产生特异的免疫球蛋白,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张泽生等研究甘草多糖对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以体内给药方式,对实验动物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9]。实验表明,灌胃低、中、高剂量甘草多糖组的实验动物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