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 .pdf

发布:2025-03-18约6.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第1页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

桓台县中医院王东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道下的护理工作。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

所以医和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士。比如医生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断处方,往往还

要兼任行针施炙、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病人上门求诊,也往往这样。当然,病者的

家属,有时遵照医嘱,在就医后也常如法迸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

护士的角色。

临床常用穴位:

合谷:

【标准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

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皮肤由桡神经支的指

背侧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桡神经浅支及其分支和背静脉网桡侧部。针经上述结构以后,

再入第1骨间背侧肌,在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内侧达拇收肌。以上二肌由尺神经支配。

【特异性】大肠之原穴。

【功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主治病症】为头颈部外科手术针刺麻醉的主要穴位。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头痛,咽炎,扁桃体炎;

2.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牙痛,耳聋,耳鸣;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癔病,癫痫,精神病,

中风偏瘫,小儿惊厥;

4.运动系统疾病: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痛;

5.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闭经,催产;

6.其它:呃逆。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

2.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

3.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本穴提

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孕妇禁针。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的治病效

果非同一般。这里顺便提及一下该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第1页

中医护理之常用穴位--第2页

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补充内容〗合谷穴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

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

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

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合谷穴对于治疗头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在我国古代拔牙时都在此穴针

灸以为麻醉之用。当牙痛、头疼时,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缓和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

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则剧烈的疼痛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由于合谷穴与整个头部组织有关,若继续摩擦可使颜面变得光滑、细嫩,并且有预

防面皱的功效。而且合谷穴的摩擦对于治疗颜面麻痹、眼疾、鼻炎、扁桃腺炎和所有头部之

疼痛将能发挥莫大的效果,只要一日做二三回,便能使一个人生气蓬勃。

患有慢性头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时,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会将头疼的症状

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