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期2012年9月11日.doc

发布:2016-10-22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期 2012年9月11日 开篇寄语 ? 温馨提醒 第七周 9月12日~9月18日 查阅第五次班级简报 网上学习 提交第五次班级简报 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文化交流活动 网上交流 组织班级文化活动 提交第四篇研修日志(主题:教学反思对教学有效性改进的感言); 网上提交 组织学员提交研修日志; 专家见解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了解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但是绝不能把阅读方法的讲解和学习作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学习阶段。那么每个阶段都应该安排怎样的活动,其活动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 1 )阅读前阶段 ①根据故事内容复习相关的单词和交际用语。 ②渗透或初步学习故事中要涉及到新的语言项目。 ③通过某种方式使学生大概知道所学故事内容的大意,或者是设置悬念,引起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主要教学活动方式包括猜谜、谈话、歌曲 、视频、提问等方式。 读前活动不易过多,它的作用是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习兴趣、激活相关知识,把学生带入阅读的文章中,而不是匆匆忙忙把学生赶入阅读文章,在学生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强迫学生阅读。阅读教学并不是阅读考试。 ( 2 )学习故事阶段 ①学生个人或分成小组阅读故事,默读或朗读都可以。 ②进一步处理新的语言项目,如单词等,在处理单词的时候可以与阅读理解同步。 ③设计相应的阅读理解练习,如根据故事回答问题,或是其它的练习形式。 ④在对故事完全理解和处理完生词的情况下,听录音大声朗读故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反复阅读所给文本,教师只是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的话,这就不是阅读教学,也不是通过阅读讲解新词和新句,而变成了阅读考试。在阅读中教师的任务是帮与扶,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的困难,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阅读态度和一定的阅读策略。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阅读的困难是什么,是背景知识,语言知识,还是阅读方法。教师要有的放矢的进行解决。我们在日常教学看见最多的现象就是帮助学生扫清文章中的新词汇。一些教师好像是认为只要文章中有学生不认识的词汇,学生就不可能读懂文章。其实,我们在阅读的过程都知道,即使文章中有几个不认识的生词,并不会太多影响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在阅读中教师选择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新词或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和补充,并培养学生用猜测的方法去猜测词义,以及克服稍微遇到点问题就畏缩不前的不自信心理。 阅读中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关键内容,获得关键信息。所以教师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 “ 能做一些事情 ” ,比如在我们看到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把打乱的句条重新排列顺序,构成一个逻辑合理的文章,并仔细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做做读读的活动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方式。因为基于游戏的阅读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胆量,他们读得会更主动,思维会更活跃。 一般高年级学生读的文章都比较长,在阅读中怎么处理这么大段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和发展的顺序把文章分成多个环节引导学生阅读。教师也可能根据文章特点、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在处理每个环节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无需统一,否则学生会感到更枯燥更疲劳,失去进一步读下去的热情。在对文章中新词汇的处理上,教师也只是帮助孩子们理解即可,并没有花很多精力来解决词汇的学习。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文章的陌生词汇如果不影响学生阅读可以弃之不理,如果影响了阅读,就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达到理解的目的即可。 ( 3 )阅读后阶段 ①角色扮演:首先,师生看图做进一步的对话,为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做准备。在学生分角色表演之前,教师要示范,要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要允许学生有发挥和创造。 ②讲述故事:对于故事不一定都是角色扮演,可以尝试请学生用自己会的语言,讲述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不要要求过高。 ③阅读分享:将自己读过的喜欢的故事介绍给同伴。 读后的活动最好要和读的内容所有联系,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学习英语无需学习太多的语法,或过多的句式,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感知语言。学生在读后要突出语言的运用活动,如在学习完灰姑娘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孩子做一本小小故事书,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一两句)介绍灰姑娘,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种类型的读后活动,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帮助中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活动。而且学生做成的小书又可以成为一种阅读材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后的活动可以是画一画、标一标、连一连线等。阅读后的活动是阅读的延伸和拓展。 很多老师喜欢在阅读后让学生复述一下阅读的文章,这是个好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为口语表达奠定基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