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pdf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适用年
初二
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3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节选择了位置范围,台湾的资源物产,经济等内容。通过学习,使
学生理解台湾的自然和人文特点;了解台湾的文化传统;形成台湾是
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不仅是本节的学习目标,也是初中地理课程学习所要形成的重要理
念。
本节教材设置了三个内容,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出口
导向型经济。本节设计把这三个内容整合为三个专题,专题一:祖国
神圣的领土;专题二:美丽富饶的宝岛;专题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专题一——台湾的位置范围以及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以研究性学习的
形式,学生借助网络、PPT软件等多种信息工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
整理归纳,通过展示、交流,理解台湾的位置以及台湾是祖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专题二——物产资源丰富以及原因,突出了台湾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各种物产十分丰富。专题三——台湾经济特征及
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并了解台湾的工业分布何原因,利用大量的图片
和资料,帮助学生探讨农业工业相互影响。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交流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以及目前主要的人口问
题;,初步形成正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初步了解影响农业、工业分布
的因素;能通过举例和分析资料,说明大陆与台湾的相互影响,形成
两岸一家人地理思维。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
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知道台湾的组成。
2、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分析台
湾丰富的物产与自然地理差异的关系。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的影响
因素和工业分布。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
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2、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
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运用适当的方法方式,表达,交流地理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4、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
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
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
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3、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
情感。
4、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
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对应课标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2
经济发展特色。
主题单1、如何描述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
元问题2、台湾的物产和资源以及影响其分布的原因。
设计3、台湾的经济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专题一:祖国神圣的领土(1课时)
专题划专题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课时)
分专题三:出口导向型经济(1课时)
其中,专题三(或专题中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人口与人口问题
所需课
课内1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
1.明确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学会在图上计算两地实际距离。
3.明确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
1.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专题问
2.如何用比例尺计算两地实际距离?
题设计
3.从哪些方面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主题资源包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明确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出示台湾省图,提出问题: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看图总结一下台湾
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查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