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俗变迁(打印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近代中国社会民俗的嬗变看近代社会变迁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进步的。它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共和、民权等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老的中华民族在近代中国习俗变化中逐步走向近代化。
关键词:习俗变化 社会变迁 近代化
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程紧密相连,在人类史和民族史上,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下社会文明发展深化的历程。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古代先贤们就已经对民俗非常重视,甚至将民俗与经邦理国相联系。如《管子·正世》中说:“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韩非子·解老》也有“府仓虚则国贫,国贫则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绝”的认识。由此可见,民俗传承在社会的发展进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先秦到近代的数千年间,中国民俗虽然在某些时期有所变异,但总体来看它的传承基本上是稳定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中国古老的封建大门之后,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随之渗透进来,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民俗从长期的稳定传承走上了近代的变异之路。伴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由传统农业型社会向近代化社会的蜕变,中国社会习俗也随着近代化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辛亥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欧风美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力冲击,另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推动,中国民俗开始出现质的变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现代因素。
我们从近代习俗的变迁可以看到我们古老的民族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
一、放大脚的革命?
妇女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陋习,传说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这个荒淫之君,崇尚女人的小脚。他的女人们为得到他的宠幸,纷纷缠足,不惜折断骨头,达到三寸金莲的效果。从此,妇女缠足流行开来。在封建统治者眼里,小脚女人像迎风杨柳,婀娜多姿。这种变态的审美标准,造成了对妇女身心的摧残,缠足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妇女的泪水。??
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比如史家认为,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从封闭走向近代的社会中,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一种载体的传教士,无疑成为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媒介,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西方的价值观念。中国的反缠足斗争最先就是由外国传教士发起的。但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由西方传教士发起的反缠足运动在强大的封建文化面前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一直到维新变法时才发生了一些变化。?????
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它既是一场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下,妇女的解放问题被提了出来,当时批评的焦点集中在缠足上。在维新时代的启蒙者眼中,妇女缠足不仅是妇女肉体上的痛苦,更是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延续能力有关。缠足后的妇女被当作民族衰弱的一种象征。康有为认为:“今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竟,而留此弱种,大可忧危矣。”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把反对缠足看成是强国保种和推进近代化的重要措施,把缠足视为中国强种救亡的障碍性行为。?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呼吁清廷不但要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且要求禁止妇女缠足。他们发起成立了“天足会”、“不缠足会”等组织,移风易俗,废除妇女缠足等习俗。一时间,缠足与放脚的斗争非常激烈。维新时期的反缠足活动是在“强国保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大地推动了妇女的解放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辛亥革命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发生了巨变,使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巨变。辛亥革命后,从巩固维新革命成果,扫除封建专制的目的出发,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改革社会习俗的条规。涉及禁止缠足、变革称谓、文明结婚、剪除辫子等多方面。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禁缠足文》说:“至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淤血脉,害虽加于一人,病实施于子姓,生理所证岂得云诬?……”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变除,以培国本。辛亥革命冲破旧秩序,旧习俗的明显成就是令人剪掉了辫子妇女放开了大脚。从此后,在新式学堂里,到处可见男女同校现象,妇女焕发出青春的魅力。如1940年2月国民参政会通过关于“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工作案”,切实查禁女子缠足。1944年5月,政府再次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款。?
近代的反缠足运动是与挽救民族危亡、宣扬民主平等、解放妇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小脚女人遭男子冷落的时代最终到来,“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