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培训.ppt

发布:2025-02-04约6.8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锻件标准及相应级别:JB4726-2000ⅠⅡⅢⅣJB4727-2000ⅡⅢⅣJB4728-2000ⅠⅡⅢⅣ二、设计计算中的问题设计温度下的计算厚度按下式计算:内压圆筒计算公式中应力的推导是根据薄膜应力理论。用第一强度理论,以圆筒平均直径为基准计算的环向应力,考虑了圆筒内壁上最大主应力与平均拉应力的差值进行了修正,并考虑了纵向焊缝(A类焊接接头)在强度方面相对于母材的削弱。公式适用范围:Pc≤0.4Ф[σ]t或Do/Di≤1.5四、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二、压力容器的分类按生产工艺过程中作用原理分类:分为反应、换热、分离、储存四类,其中反应容器安全性要求最高,因其在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时,可能造成压力、温度的变化。01.按形状分类,如圆筒形、球形、组合型、方形、矩形等;02.按筒体结构分为整体式、组合式。03.按制造方法分为焊接、锻造、铸造。04.按材料分为金属与非金属两大类,其中:05.金属中分为钢、铸铁、有色金属与合金。06.钢中以其化学成份又分为碳素钢、低合金钢及高合金钢其他常见的分类方法:二、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主要失效方式压力容器可能存在的八种失效方式:过量的弹性变形,包括弹性不稳定;2.过量的塑性变形;脆性断裂;4.由应力引起破坏/蠕变变形;塑性不稳定—渐增的垮塌;6.高应变、低循环疲劳;应力腐蚀;8.腐蚀疲劳。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是基于弹性失效准则;三、压力容器主要失效方式三、压力容器主要失效方式弹性失效准则下的四个强度理论:第一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认为材料的三个主应力中只要最大的拉应力σ1达到了极限应力,材料就发生破坏。强度条件:б1≤[б]t第二强度理论(最大变形理论)认为材料的最大的应变达到了极限状态,材料就发生破坏。强度条件:εmax≤[ε]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材料的最大剪应力τmax达到了极限应力,材料就发生破坏。强度条件:τmax=(σ1-σ3)≤[σ]t第四强度理论(剪切变形能理论)材料变形时,即内部变形能量达到材料的极限值时,材料破坏。强度条件:σe=√[(σ1-σ2)2+(σ2-σ3)2+(σ3-σ1)2]≤[σ]t三、压力容器主要失效方式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培训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压力容器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法规和规程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TSGR0003-2007《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5四、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容规》第1.8条规定:本规程规定了压力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关压力容器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要求。因此,当标准与法规或规程有不一致时,应按法规(或规程)的规定执行。标准和法规(规程)的关系。四、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四、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压力容器的含义(定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第八章“附则”中: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四、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压力容器设计标准简述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JB4710-2000《钢制塔式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HG20580~HG20585–1998其它配套标准,如零部件:封头、法兰、支座、补强圈、吊耳等标准,材料标准、焊接标准等。总体采用规则设计标准,局部参照分析设计标准进行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分析计算的单位,可以不取得应力分析设计许可项目资格;02《容规》中第3.2条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资质规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许可资格、设计类别、品种和级别范围应当符合《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