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法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投资的概念、分类,投资环境与法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投资的概念及分类,投资法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投资概述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
对特定国家来说,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海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
一般来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所谓直接投资,是指伴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投资者在海外直接经营企业,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通常是与股权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参加企业经营管理,也不享有企业的控制权或支配权,而仅以其持有的能提供收入的股票或证券进行的投资。
二、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资本国际移动论及资源国际转移说
垄断优势理论
寡头垄断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四、国际投资的性质与作用
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国际投资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两重性。资本输入国要注意在坚持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利用外资,既要利用,又要自主;既要对外资给予鼓励和保护,又要对外资进行管制、限制、引导;并通过各自或集体的努力,借助法律手段,抑制和克服资本输出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从资本输出国的角度看,国际投资(海外投资)的影响和作用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输出国投资者通过海外投资,可以占领或扩大海外市场,保证国外原材料的供应,利用外国的廉价劳动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高额利润,从而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但另一方面,大量资本输出,也可能会减少资本输出国内的就业机会,减少商品的出口、导致技术外流、国内投资的减少,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等。
从国际的角度看,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大量资金和技术投放到世界各国和地区,不仅促进了有关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以及国际分工与合作,都起着重大作用。
第二节 投资环境与法制
一、投资环境
1、概念:投资环境是指能有效地影响国际资本的运行和效益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
2、分类:
物质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基础设施
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条件、意识环境
二、投资法制
资本输出国法制
资本输入国法制
双边投资条约:最早采用“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式
多边投资公约:1965nian 《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1985年《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以及WTO体制下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等协议。
第三节 国际投资法的概念、渊源与体系
一、国际投资法的概念
1、概念:国际投资法是指调整国际间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分支。
2、特征:(1)国际投资法调整国际私人投资关系;(2)国际投资法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3)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既包括国内方面关系,又包括国际方面关系。
二、国际投资法的渊源
1、国内立法:资本输入国的外国投资法;资本输出国的海外投资法
2、国际条约: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3、其他渊源:联合国大会的规范性决议;国际惯例
三、国际投资法的体系
第四节 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
二、平等互利原则
第五节 国际投资法的作用
一、保护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法对国际投资的安全与权益的保护通常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保证给予外国投资以公正待遇;2、关于政治风险的保证;3、企业自主权的保障;4、为解决投资争端提供便利。
二、鼓励国际投资
三、管理国际投资
各国外国投资法是管制外国投资的主要法律手段,其对外国投资的管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对外国投资实行审批制,以便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某些产业部门,引导外资投入本国的优先发展项目,避免重复引进及可能造成的经济畸形发展;(2)限制外国投资的比例,以保护东道国投资者对合营企业的有效控制;(3)规定外国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的多数成员或企业重要职务应由本国国民担任;(4)要求外国投资企业优先雇佣当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以培训当地国民并解决就业问题;(5)对外资原本和利润的汇出规定限额,以防止国际收支失衡;(6)要求外国投资企业优先采购当地物资,以带动当地工业的发展;(7)外国投资企业必须接受国家有关机关,如财政税务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等。
第二章 国际投资主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投资法的主体
教学重点与难点: 法人、跨国公司
教学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