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奇观》开课详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3 镜泊湖奇观
[教学目标]
能借助工具书,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消灾弭祸、消灾祛病、峭拔、耸峙、万斛”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镜泊湖奇在何处,积累文中有关描写镜泊湖奇景的词句、段落。
3、了解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4、 通过理解、品味课文语言真切地感受镜泊湖景色的“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理解、品味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了解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体会 “奇”。
了解文中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
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消灾弭祸、消灾祛病、绮丽多变、峭拔、耸峙、万斛。
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查找资料,了解镜泊湖景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曾被誉为“北方的西湖”它就是——镜泊湖。
揭示:镜泊(多音字读pō)湖
2.关于这个湖还有个神奇的传说呢,现在听老师给大家说说这个神奇的传说故事,边听边感受一下这个故事神奇在哪里?(边交流边板书:宝镜消灾弭祸从天上掉下来)概括这个神奇的故事。
3.师:“镜泊湖”的由来就那样神奇,那镜泊湖的景色绝对称得上——奇观。
二、精读课文,想像品味。
(一)学习第三小节,感受镜泊湖景色的特点。
1.镜泊湖到底奇在哪里?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第三小节,这个景区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镜泊湖自然景观的最大特点是——(齐说),出示: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理解这一组词语的意思)让我们走进镜泊湖感受什么是自然朴实,什么是绮丽多变?
2.出示并引读: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只有……只有……只有……
(1)出示: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
①看图“峭拔”(山高而陡)
指名读好词语: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变红)②再次引读:镜泊湖有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有……有……有……有……,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装饰, 这就是镜泊湖景色的一大特点——自然朴实。这些景物一年四季静静地在那儿。板书:静
(2)引读: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湖心——,湖中——
出示: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湖心石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真是美不胜收。
出示图片,理解词语:耸峙——高耸、屹立。
出示图片:是啊,你们看湖泊四周的山峦起伏,而湖中石岛高耸,再加上花树、林海,使得湖中倒影看上去充满了奇妙的幻觉,这就是镜泊湖景色的又一大特点——绮丽多变。那老师把词组的顺序改一改:叠起的峰峦、耸峙的石岛、奇幻的倒影(对比朗读)你觉得哪种表达方式好,好在哪里?
板书:动
师:朴实中有绮丽,静中有动,相融相衬不可分割。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真可谓“奇观”。
3.画面呈现,这段话作者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来写,我读总起,你们读具体叙述,让我们再次感受镜泊湖自然景观的“奇特”。
(二)学习第4小节,感受吊水楼瀑布的奇观。
过渡:镜泊湖奇特的自然景观令人向往,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镜泊湖的两个著名景点,再次去感受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让我们来到湖水泻入牡丹江的地方,去看看镜泊湖景区最著名的景点——吊水楼瀑布。自由读第四节,划一划让你感到“奇”的句子,点出重点的词语。再想想造成如此奇景的原因是什么?
2、交流。
(1)出示:瀑布宽43米,高25米。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年激流的冲击,被蚀成了几十米的深潭。
① 指名交流,正音:蚀。
引读突出数字(补充教室的宽、高,作比较)
这些数字写出了它的瀑大潭深。板书:瀑大潭深
②理解“蚀”,体会瀑布的冲击力。(蚀:正音,意思是因冲刷而缺损)
补充:吊水楼瀑布底部的岩石是当初火山喷发形成的花岗岩,异常坚硬,竟然也会被瀑布蚀成几十米的深潭,可想而知,瀑布的冲击力多大啊。板书:冲击力大(出示图片,齐读这句)
(2)出示: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①交流对“奇”的感受。(为什么划这句话) 重点词语泛红
理解:万斛
指名读,为什么这么读?
(引导品味,“跌”强调了水突然从上往下落的状态;“抛散”写出了水花从高处四散时的美;“溅”更是写出了水与他物相撞时的那种力量那种壮观。)
小结:静静流淌的湖水变为声闻数里的瀑布,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这浩大的声势同镜泊湖的幽静形成了对照,动与静又一次如此谐调地配合起来,真正是人间“奇观”!
②听瀑布声,大声自由读,指名读,男生读,齐读。
(3)这里地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瀑布却从不结冰断流。
引导理解从不结冰断流的原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