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pdf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作者:暂无
来源:《计算机世界》2016年第5期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出品
叶玲莉报告主笔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特征
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尤其会
给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正在成为
一种大趋势。商业形态的变化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变化,又直接影响了企业管理的进化和转型。
在很多领域,凡是没有在移动端布局的企业以后基本上会死掉。只有尽早发现变化、拥抱变化,
尽早启动“互联网+”,才能先发制人,免遭社会淘汰。
一、互联网发展概述
自1969年互联网发明以来,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以门户为特征的Yahoo!和Google时代,整合全球的
信息,消费者在这个阶段扮演的是信息接收者的角色,是单向的人找信息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21世纪00年代)是以社交为特征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新浪
微博、人人网时代,连接人与人,消费者在这个阶段扮演的是信息生产者的角色,可以进行双
向的分享和互动。
第三个阶段(始于2011年)是以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为特征的时代,这个
时代正在开启。
进入3G时代以后,wifi开始普及,绝大多数手机用户,愿意的话随时可以永远在线。移
动互联网便是“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而2011年
随着手机硬件成本全面降低,千元Android智能机开始普及,智能手机用户大规模增长。据
eMarketer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达5.19亿,未来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将
继续增长,预计到2018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将超过7亿(见图1)。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
巨大规模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
二、“互联网+”时代消费形态的变化特征
移动浪潮来袭,当每台设备都能连接网络,人和设备之间,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信全部连
接在一起,“互联网+”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合力将最终改变商业、工业
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在移动互联的新时代,消费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在线化。从使用时间的长短来看,现在的人除了睡觉,几乎16个小时跟移动端在一起,
比PC端多出数倍的使用时间。据EdisonResearch调研数据显示,87.1%的18~24岁年
轻人手机从未离开他们身边,八成的年轻人每天醒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有六成年轻
人认为接下来的5年里,任何事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见图2)。
高频率的在线加快了消费者得到各种信息的速度,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在线化对传
统企业产生天翻地覆的影响,包括工作的在线化、传统的层级信息传递转化为网络状;营销的
在线化,冲击了实体销售渠道,社会化营销成为重要的营销方式;技术开发的在线化,众筹、
众包等新兴技术开发方式取代实验室开发方式……
碎片化。由于消费者接收信息非常方便,时间被移动互联网碎片化;完整的阅读、系统的
传播等方式也被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用户也会因为微信群里或网站上别人对某产品的评价而改
变购买决策,以往完整的清单式购买也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碎片化也无时无刻影响着传统企业
和PC互联网的新兴企业,源自需求、互联网流量以及消费者的时间被移动互联网分解得支离
破碎,社群营销悄然兴起,小而美的品牌也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更为细分的市场出现,新的品
牌定位法取代传统品牌定位法……
个性化。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不仅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会召集一批朋友一起影响
到企业的需求决策。移动互联网推动所谓的“长尾经济”出现,即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也会
占据相当高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抗衡。由于个性化产品的出现,精
准管理和柔性生产显得特别重要。由于个性化的需求,针对细分群体开展的创客实验、社群共
同研发等也得到蓬勃发展。有了“互联网+”,企业能从线上获得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能快
速探索、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改变,能与消费者互动并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研发。
去中心化。当移动互联网的属性映射到企业内部时,每一个工作群体都能够自我管理、自
我成长,每一个创客团队都能够根据市场直接开发,直接对接外部资源时,企业将不存在“中
心”。当企业客户或消费者三五成群地成为一个个碎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