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评价.ppt
01第五章02幼儿园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第一节幼儿发展评价课程实施与课程发展评价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课程实施问题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第二是课程实施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存在的。(百科)第二种观点的人则强调在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实施过程中,将学校、教师、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来实施变革,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幼儿发展评价幼儿发展评价是依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21帮助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往对本班幼儿的水平的了解,仅凭经验。)为改进教育过程提供依据。帮助教师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幼儿,为因人施教提供依据;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情况;43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NAEYC指导原则(18项)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是美国幼儿教育的权威机构,为了指导教育者对婴幼儿实施正确的早期教育,他们制定了若干早期教育的指导原则。制定这个认证标准或评价标准的目的是:(1)帮助幼教工作者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确认高质量的幼教机构。通过这种评价,还可以使家长认识到什么是高质量的幼教机构,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质量的含义,从而使整个幼教机构的质量得到提高。幼儿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01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02任何评价都要有一个指标体系作为它的直接依据,确定适宜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依据相应的幼儿发展目标。03在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把许多指标组成具有合理性、逻辑性的层次结构,才能反映目标的整体。04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呈多层次的金字塔形,把幼儿发展这个总目标逐层分解为三级评价指标。05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01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价标准几个部分。02各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依据不同的课程方案有所不同(134页表)。03为全面了解幼儿发展,制订和调整教育计划提供依据,使教育过程更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最终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04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以教师的观测为主观察法测试法问卷法幼儿成长记录袋(档案袋评定)观察法
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观察对象及其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分析的方法。包括教师的日常观察和定期观察两种方式。010203040506日常观察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接触中要随时注意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某些行为表现,并适时记录,作为对幼儿发展进行终结性评价时作为依据。采用描述性语言记录观察对象的动作、语言、表情等,从而评价孩子情况。定期观察教师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对某些发展指标项目加以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测试法01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行为现象,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安排某种情景的出现,引起幼儿的行为反应,观察和记录结果,从而对幼儿某些发展情况作出评判。02问卷法可以更全面了解幼儿情况,特别是幼儿生活习惯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需要从家长获得幼儿相关信息,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幼儿成长记录袋(档案袋评定)典型的质化评价方式,真实完整地反应幼儿成长过程。质化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过程中采用观察记录、建立档案等非测验的方式去收集和某一教学有关的学生实际表现或所取得进步的资料,并在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后,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成长记录袋中的其他内容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内容是幼儿的原始作品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内容CBA利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定的方式幼儿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方式的灵活运用教师在利用成长记录袋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列表方式、定性描述方式)NAEYC提出的可供选择的评价幼儿的方式01基于游戏的评价访谈跟踪研究评价媒体技术照片录像带录音磁带01第二节教师发展评价课程实施与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教育本体意义就是让教育表现出自身的目的性,把教育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毕生发展作为教育自身目的的核心内涵,而不单纯只是把他们当做一种工具来使用。教师发展的课程实施意义教师发展是课程实施的目的,也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课程改革实际就是造就新的课程形式,需要新型教师与之相适应。01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03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02课程观念的变化05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04职业态度的变化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1自我反思2专项测查3工作方式的微格评价4作品分析5利用其它参与者的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