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pdf

发布:2025-01-23约8.0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第1页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documentisforreferenceonly-rar21year.March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第1页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第2页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

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

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

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

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

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

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

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

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

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

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第2页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第3页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

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

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

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

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

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

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

与“风流人物”都得到形象的表现,写得雄浑豪放,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

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这类

词还如《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握诠》(落日绣帘卷)等。

(二)直抒胸臆,自由豪放

豪情奔放。苏轼的词注重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自由豪放。如:《江城

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抒写了作者出猎的豪兴和报国的热情,充满豪迈奋发之气,抒发自己

报国杀敌的志向,具有一种英雄气慨。上片开篇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

凡,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场面,词人左手牵黄犬,

右臂驾苍鹰,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显出

其狂“”劲和豪兴。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

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为豪放不羁,在此加上“酒

酣”,就显得更加豪情洋溢了。

这类词还有《南乡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