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程规划与基本理念.ppt

发布:2021-09-18约1.05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讲 新课程规划与基本理念;;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第一节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第二节 新课程的规划;;;;;;;;第三节 新课程规划涉及的课题;;第四节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多元智力理论;;;;;;三、后现代主义理论;;;;;;;;;;第五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whole person)。包含两层含义: 1.冷漠背后 2.传统教育割裂人的整体性: (1)读考试的书与学生生活割裂,生活的不完整性导致人发展的片面性; (2)机械的知识灌输导致人精神的失落,无法实现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 3.新课程降低标准,让大多数学生能轻易达到要求,为学生的精神发展创造空间;三维目标,实现人的整体性发展。;二、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1.你的孩子快乐吗? 2.知识本来源自于生活,却在我们追求考试分数的传统教育中从生活中认为的独立出来,形成所谓的科学系世界。书呆子;读书无用。 3.新课程要求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使本来就属于一体的知识回归其本来的面貌。 (1)重视孩子的经验,从生活经验中来学习和运用知识; (2)采用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夸学科的方式,从生活中的主题出发,统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生活中的科学;三、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1.创造性能不能教? 2.当孩子被动接受知识时,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见解都无从发展,无法实现自身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无法实现个性发展。 3.要实现孩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需确立新型的知识观:知识与经验、体验、情感、信念的关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4.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学生以其特??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个性学习。 5.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在于学习的结果(或知识),也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非智力因素;为了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谢谢倾听,再见!;冷漠背后;你的孩子快乐吗?;创造性能不能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