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冷冲压模具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7
NUMPAGES 53
1 绪 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朝着多品种、小批量和多样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换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朝着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规模来创造更多效益,生产上采取专用设备生产的方式。模具,做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屑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
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冲裁弯曲件的工艺分析
图2—1 零件图
如图2—1所示零件图。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 LY21-M;
该材料,经退火及时效处理,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适合做中等强度的零件。
尺寸精度:零件图上的尺寸除了四个孔的定位尺寸标有偏差外,其他的形状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安IT14级确定工件的公差。
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3.50 +0。30 20 0-0.52 250-0.52
四个孔的位置公差为:17±0.12 14±0.2
工件结构形状:制件需要进行落料、冲孔、弯曲三道基本工序,尺寸较小。
结论:该制件可以进行冲裁
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磨具的复杂程度和模具的寿命。
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结构形式
根据制件的工艺分析,其基本工序有落料、冲孔、弯曲三道基本工序,按其先后顺序组合,可得如下几种方案;
落料——弯曲——冲孔;单工序模冲压
落料——冲孔——弯曲;单工序模冲压。
冲孔——落料——弯曲;连续模冲压。
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冲压。
方案(1)(2)属于单工序模冲裁工序冲裁模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
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由于此制件生产批量大,尺寸又较这两种方案生产效率较低,操作也不安全,劳动强度大,故不宜采用。
方案(3)属于连续模,是指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模具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模具。于制件的结构尺寸小,厚度小,连续模结构复杂,又因落料在前弯曲在后,必然使弯曲时产生很大的加工难度,因此,不宜采用该方案。
方案(4)属于复合冲裁模,复合冲裁模是指在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采用复合模冲裁,其模具结构没有连续模复杂,生产效率也很高,又降低的工人的劳动强度,所以此方案最为合适。
根据分析采用方案(4)复合冲裁。
4 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4.1 模具类型的选择
????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复合模。
4.2定位方式的选择
?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有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导正销定距。
4.3卸料方式的选择
? 因为工件料厚为1.2mm,相对较薄,卸料力不大,故可采用弹性料装置卸料
4.4导向方式的选择
?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复合模采用对角导柱的导向方式。
5 模具设计工艺计算
5.1计算毛坯尺寸
相对弯曲半径为:R/t=3.8/1.2=2.170.5
式中:R——弯曲半径(mm)
t——材料厚度(mm)
由于相对弯曲半径大于0.5,可见制件属于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应该先
求变形区中性层曲率半径β(mm)。
β=r0+kt 公式(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