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的原理及在儿童皮肤病的临床应用.pdf

发布:2025-01-18约5.8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D的原理及在儿童

皮肤病的临床应用

首都儿科研究所张高磊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又称皮肤CT,该技术在皮肤科领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

一、皮肤CT概述基础病理是明确诊断皮肤病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很多皮肤病诊断

的金标准,也可以指导评估病治疗。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是由角质形成细胞所构成,真皮的成分相对较复杂,有组织、血管、

纤维、皮脂腺、皮下脂肪等。根据不同组织的病变,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的表现也不同。

然而,病理检查手段是有创的,同时费用较高、费时间,同时,给患者也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伤

害,在儿童皮肤病患者显得尤为突出。

PPT6中图展示了皮肤病患者进行皮肤病理的大概过程,首先,由皮肤科医师检测病

人,标明皮疹的大概位置,然后进行取材,送到病理科,经过相应的组织处理,做成切片,进行观

察。

在临床中,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经常运用CT、磁共振和PET/CT,尤其是

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相结合,能够起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作用。然而CT磁共振和

PET/CT对于患者是有潜在损伤。皮肤CT为无创性检查,对患者不构成身体伤害。

皮肤科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皮肤影像学技术。皮肤CT作为检查手段,在诊断、观察治

疗后的效果、指导临床医师调整治疗手段以及相关治疗参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PPT9中图简单显示了皮肤CT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激光放射器放入激光束中,将激光折射到

皮肤真皮浅中层,由于皮肤细胞成分的不同,对于激光的吸收反射折射也不同。细胞反射折射的光

线,为皮肤上面的探测器接受,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电脑将电信号生成不同的图像,构

成了皮肤CT的显微结构。

PPT10中图显示了不同物质对激光吸收的不同,对于激光吸收最强的是黑色素,其次是血红蛋

白,最弱的是水,皮肤CT工作的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对光线的吸收不同而构建成

不同的显微图像。

PPT11图片是皮肤CT显示的正常皮肤不同界面的显微图像,首先可以看到,最上面相对比较

光亮、有颗粒状结构,再往下从窝状结构是皮肤的基层,最下面一个光圈、中间相对较暗的图像是基

底层。

皮肤CT成像的优点:首先是分辩率高(细胞水平,可以在两百倍下观察细胞),同时为无创性

(为原位、在体检查,对于患儿不构成肌体和心理上的损伤)、实时性、动态性、可重复性,省时省

力,信息易于储存,扫描区域广泛,易于寻找皮损特征性改变。

PPT13中图为皮肤CT实时逐层扫描的示意图,首先角质层,最后到颗粒层和基层。另外对具

有特征性的病变部位,可以启用抓图动态录像的功能,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拼接、重建,对病变可以

进行准确的把握(PPT14;也可以在横切面进行完整的扫描(PPT15),,

纵切面上也可以进行由浅入深的扫描(PPT16)。

二、皮肤CT的临床应用

皮肤CT在儿童皮肤病中的主要应用有:第一是色素皮肤病,第二是炎症及感染性皮肤病,第三

是儿童常见的皮肤肿瘤。

(一)色素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一般指有色素减退、有色素沉着的及黑色素相关的一些疾

病。

皮肤CT应用于色素性疾病的原理:首先是含黑素细胞的折射率比较高,在镜下显示亮度较高;

基底细胞内含多少黑素颗粒。黑素细胞具有形成黑色的功能,其中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基底细胞的光

圈,正是由于黑素细胞形成的黑素。

皮肤CT是一种准确的检查手段。白癜风是由于基底层色素的减少所致,同时白斑与正常皮肤的

交界处,存在黑素细胞的增生。典型白癜风皮损为基层高折光的色素环消失,白斑与正常皮肤交界处

见高折光的树枝状黑素细胞。白癜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