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概述87课件.pptx

发布:2025-03-05约1.7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概述

概述

概述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又叫PNF技术,是利用牵张、关节压缩和牵引、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和应用螺旋、对角线状运动模式来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1、定义

概述以增强相应肌肉的收缩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1、定义

概述PNF技术是CharlesSherrington(1947)对脊髓反射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神经生理学为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2、神经生理学原理

概述1.神经交互支配主动肌兴奋的同时伴随着拮抗肌的抑制。2.连续诱导在拮抗肌受刺激产生收缩后可以引起主动肌的兴奋收缩,逆转技术利用了这种特性。2、神经生理学原理

概述3.扩散(irradiation)当刺激的强度和数量增加时,人体产生反应的强度和传播速度也随之增加,这种反应可以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2、神经生理学原理

概述4.后续效应刺激停止后,刺激的效应仍继续存在。增加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其后续效应也会增加。肌肉静力性收缩之后肌力的增加就是后续效应的结果。2、神经生理学原理

概述5.时间总和在特定的时间内,连续阈下的刺激的总和造成神经肌肉的兴奋。2、神经生理学原理

概述6.空间总和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给予阈下的刺激,这些刺激可以相互加强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可以获得较大的躯体活动。2、神经生理学原理

概述PNF技术以发育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躯干和肢体的螺旋和对角线、主动和抗阻运动3、治疗原则

概述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动,并主张通过言语和视觉刺激以及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来引导运动模式,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PNF临床应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治疗原则

概述1.正常的运动发育按照从头到脚,由近及远的的顺序发展2.早期运动由反射活动控制,成熟的运动通过姿势反射等机制予以增强3.运动机能的发育具有周期性倾向3、治疗原则

概述4.人体运动控制能力的发育需经过四个阶段即活动性、稳定性、控制性和运动技能。(1)活动性:人体早期的运动是无目的的反射性活动,之后逐步发展到有目的的功能性活动。(2)稳定性:是指维持身体稳定的能力,可分为张力性保持和肌肉的协同收缩能力。3、治疗原则

概述(3)控制性:是指身体在稳定性的基础上由静态的稳定逐步发展到动态稳定的过程,通常是指身体重心的转移和动作的转换。(4)运动的技能:是指以一正常的运动模式与顺序,来完成具有某一特定目的及功能的活动,是运动控制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3、治疗原则

概述5.正常运动的发育遵循总体模式和姿势顺序正常的运动和姿势依靠肌群间的相互平衡与协调收缩完成。3、治疗原则

概述6.人体的功能性活动由方向相反的运动组成人体功能性活动由若干肌群以总体模式出现,并附加相反的活动才可以完成,即活动的动作是具有自发性、节律性、逆转性。3、治疗原则

概述7.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种刺激促进患者运动的学习和掌握如言语、视觉和适当的环境等。3、治疗原则

谢谢大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