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1课第2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PAGE
10-
其次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标要求
研学导航
1.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3.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
5.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途和总任务。
6.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记和意义。
7.阐释社会主义艰苦探究的缘由和成就。
8.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9.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0.坚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议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宏大意义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创建了政治前提。
[辨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建了政治前提,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复原被长期斗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
①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总路途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政治成就: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3)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①标记: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更,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记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辨析]生产资料全部制就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提示: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生产资料全部制、安排制度、经济体制等。
②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华蜜,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4.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究
(1)缘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需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究。
(2)成就
①两大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四大事业:教化、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一个地位: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④一个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阅历,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曲,这些歌曲都是时代的缩影。《东方红》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宏大领袖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洁,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大海航行靠舵手》也是一首歌颂毛泽东思想的歌曲,反映了当时中国工农兵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另外,该曲曾在第三世界相当风行,据统计,世界上曾有一百多个国家传唱。这两首歌曲既是在歌颂毛泽东,事实上也是在歌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创作于1955年的《社会主义好》和创作于1973年的《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则反映了广阔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热忱。
(1)(通过体验历史成就,提升政治认同)列举第一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
提示:①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教化、科技、文化、国防等事业,提高国际地位。
(2)(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的确立和建设,培育科学精神)《社会主义好》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既是同一时代的歌,也是不同时代的歌。如何理解这句话。
提示:①《社会主义好》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都是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内容都是关于歌颂社会主义的歌曲,所以是同一时代的歌曲。
②《社会主义好》创作于1955年,当时中国处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任务是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创作于1973年,当时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任务是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因此两首歌也是不同时期的歌曲。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区
别
领导
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目的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刚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