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探讨了当前高校会计电 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选择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落实会计电算 化档案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高校会计电算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 展,形成了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积极参与、软件商竞争有序的格局。我国加入 WTO 后,高校对财务信息 的要求越来越高, 财 务 管 理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 着会计电算化新的一场革命的到来。与此相应的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会计电 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基础、安全和人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滞后现象。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滞后
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可谓百花齐放,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我国高校财务软件设计思想大多是考虑会 计核算,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软件没有充分发挥电算化对强化财 务管理的作用,缺少财务分析功能,使得财务部门不能在资金管理、 投 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很好地发 挥监督和参谋助手作用。
1.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模拟”。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 “计算机复制”,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 处理任务,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从而达到高校 财务信息管理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 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 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 生成管理报表。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少数软件开发商虽已涉及到 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离高校财务信息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3.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财务软件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部门不能及时查阅和掌握相关 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数据输出后进行整理,提供决策的信息总是滞后于经济 业务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部门的管理成本。
作为通用的高校财务软件,应该既符合高校实际情况,又要满足各种类型学校的管理工作需求,这就 需要软件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随着高校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控制费用、增加 收入都对高校财务软件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薄弱
当前,高校电算化管理工作薄弱,新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使得会计 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 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业务,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 处理及相关制度规范化、标准化,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发展把高校财务 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但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健全,使得会计信息不能被合理使用,没有 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会计工作的作用。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脆弱
1.数据安全风险。在手工方式下,财务信息以账、证、表等形式存储在纸介质上,修改过的会计凭证 或账簿可以从财务人员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是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直接存储在磁盘上,对电子数 据的非法修改可以做到不留痕迹,存在着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数据风险。利用计算机的舞 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被发现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因此,在电算 化系统下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意义重大。
2.管理安全风险。由于相关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不遵守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规则,造成 数据损失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普遍对病毒的危害性程度认识不够,任意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在计算机 间、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交替使用软盘和可移动硬盘、U 盘,将计算机病毒带入财务系统中。另外,由于 一些计算机的配置较低,安装防病毒软件后计算机运行速度会受到影响,一些员工对安装的防病毒软件私 自卸载,造成整体防病毒工作的被动。因此,往往由于某一个人使用过程中的疏忽而给整个会计电算化系 统带来风险。
3.非人为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