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量学学习情境三.ppt

发布:2020-02-26约2.4千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三)圆曲线主点测设 (四)偏角法测设 圆曲线细部点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圆曲线测设的基本要求 详细测设所采用的桩距与曲线半径有关,桩距的设置通常有两种方法。 (1)整桩号法:将曲线上靠近ZY的第一个桩的桩号凑整成为整数,然后按桩距连续向YZ设桩,这样设置的桩号均为整数桩号。 (2) 整桩距法:从曲线起点和终点开始,分别以桩距连续向曲线中点设桩,或从曲线的起点,按桩距设桩至终点。由于这样设置的桩均不为整数桩——零桩号,因此应注意加设百米桩和公里桩。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任务十三 园路纵断面测量 任务十三:园路纵断面测量 园路路线纵断面测量:又称园路中线高程测量,它的任务是在道路中线测定之后,测定中线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供路线纵断面图点绘地面线和设计纵坡之用。路线纵断面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园路纵断面测量可分为: 基平测量 中平测量 任务十三:园路纵断面测量 基平测量工作主要是沿线设置水准点,并测定其高程,建立路线高程控制测量,作为中平测量、施工放样及竣工验收的依据。 一、路线水准点的设置 路线水准点:是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路线高程测控制点。 水准点根据需要和用途不同,道路沿线可布设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 水准点布设的密度:间距宜为0.5km-1.0km;山区、丘陵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桥梁、隧道洞口及其它大型构造物两端应按要求增设水准点。 二、基平测量的方法 一般应按附和水准路线进行,也称中桩抄平 任务十三:园路纵断面测量 三、基平测量的要求 水准点的高程测定,应根据水准测量的等级选定水准仪及水准尺类型,通常采用一台水准仪在水准点间作往返观测,也可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 观测所得闭合差应符合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且不得超过容许值。当测段闭合差在规定容许闭合差(限差)之内,取其高差平均值作为两水准点间的高差。超出限差则必须重测。 任务十三:园路纵断面测量 任务十二 园路中线测量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园路种类分为: 主干园路(主干道) 次要园路(次干道) 小路(游步道) 一、园路种类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切线支距法是以圆曲线的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按曲线上各点坐标x、y设置曲线。 (五)坐标法测设圆曲线细部点(又称切线支距法)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主干园路 次要园路和游步道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踏勘选线: 二、园路踏勘选线与中线测量 收集与研究资料 图上初步拟定路线 确定宏观路线 中线测量: 定控制桩 测量转折角 展线、放坡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园路中线测量 园路中线测量是把图纸上设计好的道路中心线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供设计和施工之用。 即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具体地敷设到地面上去,并标定出其里程,供设计和施工之用。 中线测量包括:中线各交点(JD)和转点(ZD)测设。 量距和钉桩,测量路线各偏角(α),测设圆曲线等。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转角:交点处后视线的延长线与前视线的夹角,以α表示 。 转角有左右之分,位于延长线右侧的,为右转角;位于延长线左侧的,为左转角。在路线测量中,转角通常是通过观测路线右角(测回法)计算求得。 园路路线转角的测定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测定方法:采用测回法观; 限差要求:园路路线转角限差为60秒以内。 园路转角的测定方法及要求 分角线的测设: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里程桩分为: 整桩: 加桩: 三、里程桩设置 桩距10m、20m、50m或100m 直线段: 曲线段: 地貌加桩 地物加桩 关系加桩 工程地质加桩 曲线加桩 断链加桩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里程桩样式、规格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主点 测设 主点间加密测设(细部放样 ) 四、圆曲线测设 起点ZY 中点QZ 终点YZ 圆曲线测设分为 偏角法 坐标法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圆曲线的主点及要素示意图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一)圆曲线的要素及其计算 ZY——直圆点, 即直线与圆曲线的 分界点即切点A QZ——曲中点,即圆曲线的中点M YZ——圆直点,即圆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即切点B 圆曲线的三个主点 任务十二:园路中线测量 T——切线长,即交点J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