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国内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国内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绩效管理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绩效管理研究的异同,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组织绩效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绩效管理作为企业提升绩效的重要工具,其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绩效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1.1绩效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1)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西方管理实践。当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可以看作是绩效管理的早期形式。随后,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绩效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杰克·韦尔奇推行了“绩效管理革命”,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实施定期的绩效评估,显著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绩效。
(2)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绩效管理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兴起,绩效管理开始与员工发展、薪酬激励等方面相结合。以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管理学家提出了“目标管理”(MBO)理论,强调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来指导员工的行为和努力方向。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哈佛商业评论》报道,采用目标管理的公司平均绩效提高了15%。
(3)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平衡计分卡(BSC)作为一种全面绩效管理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BSC强调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的绩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中有80%认为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战略执行力和绩效。此外,绩效管理软件的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如SAP、Oracle等大型企业软件的引入,使得绩效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变得更加便捷。
1.2国内外绩效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1)国外绩效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中,行为学派占据重要地位。行为学派认为,绩效管理不仅仅是关注员工的工作结果,更应该关注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这一理论流派的核心观点是,通过改善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可以提高工作绩效。代表人物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强调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例如,谷歌公司在绩效管理中就采用了行为学派的理念,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发员工内在动机,提升了员工的绩效。
(2)成就学派是国外绩效管理理论的另一个主要流派,该学派强调通过设定高挑战性的目标来激发员工的潜能。成就学派认为,当员工面临挑战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实现目标,从而提高绩效。这一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英特尔公司在绩效管理中就采用了成就学派的理念,设定了具有挑战性的销售目标,推动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此外,成就学派还强调了反馈和认可的重要性,认为及时的反馈和认可可以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绩效。
(3)在国外绩效管理理论中,系统学派也是一个重要的流派。系统学派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反馈和激励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性过程。这一理论流派强调绩效管理应该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结合,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例如,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就是系统学派的代表。德鲁克认为,绩效管理应该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通过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引导员工的行为,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此外,系统学派还强调绩效管理应该关注员工的发展,通过绩效评估和反馈,帮助员工提升自身能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1.3绩效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我国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对绩效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学者开始引进和借鉴国外绩效管理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早期的绩效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估方法和工具的开发上,如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平衡计分卡(BSC)等。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报道,2000年至2010年间,我国企业对KPI的应用率从5%增长到50%以上。
(2)进入21世纪,我国绩效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关注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组织文化、员